141.修禅定是属于福德还是智慧?
“布施、持戒、禅定”在原始佛教中称为“升天三福行”,也就是三种修福报的法门,其中最殊胜的是禅定门。一般在家人修禅定,只不过是为了对治贪欲和散乱心;出家众修禅定的环境、因缘比较殊胜,能体会到“现生乐”…
142.“无念”是完全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完全没有念头,你这个不是无情众生吗?佛法不是说从有情修成无情,而是转识成智。它这个“无念”,当然刚开始先没有恶念,没有恶念就是善念。就是佛法的修行先修善念,再修正念。这个“无念”,当然你讲无念,可能…
143.体弱的人该如何修学?
体质弱的人,可以默念,而不用太大声去念,尤其身体不好,还发愿要磕多少头,诵多少部经,不要这样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口动心念是真念;如果口动心未念,等于没念。我们学佛是身体力行,更是用心,把心修平…
144.众生有度尽的时候吗,佛菩萨没度完就不能成佛吗?
宇宙是无限的,众生也是无限的。虽然每个佛都曾经发心利益一切众生,但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众生都度完他才能成佛。如果这样的话,没有一个菩萨能成的了佛。
从菩萨道修行来讲,只要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能心生慈悲,毫无…
145.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正命是我们八正道当中的一条,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职业是什么。因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要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必须要为这个社会服务,要从事一个工作,你的经济来源来自哪里?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
146.什么是文字禅?
“文字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是它形成与公案之学相联系的稳定形式,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禅学潮流则是从北宋开始。
文字禅是指把握禅理的禅学形式以通过学习和研究禅宗经典而达成。在唐末,中国的禅宗界逐渐兴…
147.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这个原因有几种说法:
一是,关公生前善于理财,特别擅长会计业务,曾发明“笔记法”、“日清簿”等记账方法。所以商人把他作为守护神。
第二,关公给大家的印象是忠义守信。商人做买卖也讲究诚信,才能够赚钱,…
148.如何避免「说四众过」
要如何避免“说四众过戒”,这当然每一个人不说四众过的因缘不同。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子:这个嘴巴它是一个工具,一个人嘴巴会讲话是心来推动的,所以你要不说四众过,就是你的内心当中有比较大的包容性,“我家广…
149.不历僧祇获法身的意思是什么?
《楞严经》这个偈子是讲不经过多少阿僧祇劫,就能获得法身理体。这是从圆顿的角度来建立的。
那么“不历僧祇获法身”我们契入到自性清净心,那里离开了时间,离开了空间,离开了修证。当下圆明,无欠无余,直指自…
150.阿弥陀佛的接引力和神秘超自然能力有什么区别?
如果粗放的说,这两个力是一个力。为什么?阿弥陀佛的接引力就是我们所谓的超自然的,人类理解不了它,所以就是神秘的。但如果细说,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迷信和正信的问题。
我们依照常情、俗情,把人间的吃喝拉撒、…
151.修人天善行与往生有什么关系?
问: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
答:是间接的关系,不能谈直接的关系。直接的关系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国”,怎么去理解这句话?…
152.天天做好事,会不会有好报?
宿世修的因,这世的果不一定立时呈现。不可能说,刚做了好事,就期望见到好的效果。但切忌不能因此就退失善念。
你这一世做的好事,也许在下一世开花结果,佛教讲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后世果…
153.一心三观是怎么回事?
这个是天台宗圆教的一个观法,就是“一念心具足三千诸法”。按照天台初祖在《大智度论》里面看到“三智一心中得”,三种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三智一心中得。他就想这一个心里面有三种智慧,这个也是…
154.专修净土可以诵经吗?
我们净土行人有两种:一种呢,就是专修专念——口念弥陀,心想弥陀,身拜弥陀,但是这种专修的人要业障轻、善根强,他这种人也很容易成功;还有一种,就是叫圆修,我们也要适当的处理我们的业障,也要破除我们的妄…
155.为什么说要“度众生”又说“无众生可度”?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金刚经》
文字虽相同,境界却完全不一样哦。这段经文我们在前面第三分佛陀回答须菩提尊者也是回答这一段。但是我们要知道,虽然文字相同,…
156.清明祭祀如何才能更好地行孝呢?
清明祭祀不宜杀生。清明祭祀祖先,不过是后代子孙慎终追远,不忘本源的一片心意而已。至于祖先是否来接受祭祀、享用供品,那就很难说了。为什么呢?祖先如果生前修人天善福,必生人天受乐。祖先在世如果造三途恶业…
157.是否可以供奉半身佛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在街边小店、餐厅或者其他非寺院场所看到半身的佛像,甚至佛头塑像。虽然此类塑像多以工艺品、艺术摆件之名出售,但也有人会请购后放在自家的佛龛供奉,那么,在家可以供奉半身佛像吗?供…
158.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儒家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与执着,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特别在意的地方,也有豁达容易放下的地方…
159.师父替弟子背业的说法是真的吗?
问:师父,自己的因果自己背,为什么皈依后,师父要为弟子背业,怎么想不明白?
答:谁告诉你的?就是谁告诉你“你皈依谁,谁就为你背业”这样的一个说法?想不明白,我们就要去找到一个原因。
为什么?那我们都…
160.睡觉之前,能不能躺在床上听经闻法、持咒念佛等?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