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21.为什么有的禅堂里不供佛像
在一般的佛教寺院中都是要供奉佛像的,但是在禅宗寺院中有的禅堂里却是不供佛像的。一般理解禅宗寺院的禅堂既然是禅宗丛林的中心,应该是最富于佛教色彩的场所,但是事实上,禅堂的布置并不是这样的,在禅堂中的设…
122.佛菩萨的眼睛为何总是半闭半睁?
随大乘佛教之兴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诸大乘经典中有甚多关于造像因缘及其功德之记载。 佛像面相多圆润丰满,敦厚温和,慈祥,不怒自威,色彩鲜明,轮廓清晰,精致细腻,栩栩如生。 其眼二分开八分闭,二分观…
123.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场所时,应该怎么做?
我们对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赞叹的态度,不要因为他们是外道而轻视。 作为一个学佛者,即使对普通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态度,何况其他宗教的神祇?我们一样可以合掌问讯,这些礼节也体现着我们的胸怀…
124.如何将佛法实践于日常生活中
一个人对于佛教产生了信仰以后,必须将佛法实践于日常生活中。有些佛教徒,虽然有信仰,但却不能实践,譬如:佛法教我们要慈悲,可是,有些人却仍然瞋恨、嫉妒充满内心;佛法教我们要布施,可是有些人仍然悭贪成性…
125.不是放下慈悲心
有人疑惑说,出家如果连父母都要放下,那是否就是不要父母了呢?难道父母没有饭吃时,也放下不管吗? 当父母完全都没有人照顾时,我们出家人还是要照顾的;包括出家前的家眷们,如果无人照顾、生活无依无靠,乃至…
126.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云时分、大时、长时,此大时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计算,时极少为刹那,时极长为劫。从人寿无量岁(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又从十岁每百年增一…
127.学佛,要如何对待经书?
对许多刚接触佛教的人来说,第一个面对的,往往就是如何处理各种经书。例如请回家的佛书,可不可以摆进一般书柜?有没有特别的排法?可以将佛书放在地上、床头上吗? 原则上,为表示对佛法的恭敬心,除非特殊情况…
128.进入寺院应该如何行止?
进人寺院,每个殿堂,都各有三宝,是用功办道的地方,要注意威仪动态,有规有矩,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所以一举一动都要安详宁静,此外衣履要端正,不得衣缠颈或腰及置肩,手不叉腰,不谈家庭世务,即…
129.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三昧,或称一行三昧。在晋译《华严经》卷四六《入法界品》中…
130.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出离轮回,这是对的。可有的人学着学着就开始执迷了,就说一句佛号就可以了,经也不来听,道场也不来亲近,不来护持。 就一句佛号,当然可以。可问题是你确信…
131.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在净土法门如何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让我们觉得发菩提心有一个下手之处,而且比较方便。他次第地表述:“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修净土法门,念佛一定要有成佛作佛之心…
132.执著与坚持
有人问我,佛教常劝人不要执著,那么,坚持原则和理想,算不算执著呢? 其实,“坚持原则”和“执著”是不一样的。坚持原则是坚持自己的本分和理想,如出家人要持戒不淫欲、不吃肉、不喝酒。因此即使有女孩说:“…
133.如何学习《楞严经》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先把一些思虑、缘念,就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些想…
134.起居修行法语四十二条
僧人在寺庙中修行,当做某一件事情时,都要念诵相应的法语。这实际上是僧人的行为规范。在法语中,基本上都有“当愿众生”的内容,体现了大乘佛教悲悯众生、同登彼岸的思想。这里选僧人每天起居的法语三十三条,日…
135.舍利子与舍利花有何区别?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
136.为何世间行善功胜极乐?
修学净土的善友们都知道往生极乐是修学的最高目标,希望自己能够早得往生,不受世间诸苦。但是,佛又告诫在此世间修学善法远胜于在极乐世界。 如《佛说无量寿经》:“汝等于是(世间)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
137.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身为一位在家的佛教徒,如何保有并处理家庭经济问题,不致让我们的钱财日日耗损却不自知,有六件事情必须防范: 第一,喜饮酒。 喝醉酒时,心无节制,耗竭现世财物,是众病之门,也是纷诤的根源,对于所担任的工…
138.佛教为什么说人生是苦?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它的理解多半都是有偏差的。佛陀是说过“人生是苦”的话,但佛陀有其专门的所指意义。不明白其中的真实意义,就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
139.佛是佛,祖是祖,如来就是佛
如来就是佛 释迦如来就是释迦佛,如来就是佛,佛有十个称号,如来也是佛十个称号之一。 人写的书,经常有错 现在佛门里有些名称比较错乱,尤其是现在人出的书,经常有错,不应该把释迦牟尼佛称为如来佛,如…
140.如何修福?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增长福报?
如何让自己增长福报? 《优婆塞戒经》:善男子,智者当观,财是无常。是无常故,于无量世,失坏、耗减,不得利益;虽是无常,而能施作无量利益,云何悭惜不布施耶? 如何让自己的福报增长?有钱的时候,出钱帮助…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找到约1788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