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821.四小不可轻是什么意思
佛陀入灭百年后,阿育王统一印度,成为保护佛教最有力的统治者。有一次,阿育王发心供养出家众,有个小沙弥也来应供,阿育王为了要不要顶礼小沙弥而左右为难。后经小沙弥显现神通度化,从此阿育王对一切出家众,不…
822.什么是四正勤
有积极的精神,有向上的努力,那就是佛教的“正精进”,正精进有四种,名为“四正勤”。 未生的恶法,使它不生 毁犯净戒的念头固然不可生,毁犯净戒的行为更不可有,一切烦恼障要远离,一切欲染要净化,邪见不生…
823.四弘誓愿是什么意思
我们修大乘菩萨行时,首先须发“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发愿救度一切众生。 娑婆世界,六道众生,有的是卵生,如鸡鸭鸟类;有的是胎生,如牛马人类;有的是湿生,如蚊蚋虫类;有的是化生,如神仙鬼类。这…
824.学佛与世俗责任并不冲突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
825.作为佛教徒,不结婚是消极还是积极
其实这个呢,主要还是看你的不结婚是消极的不结婚,还是积极的不结婚。如果你是在逃避一些什么,那就属于一种消极的不结婚,那就是消极的。但是如果你觉得不结婚,你是要通过不结婚,你是在追求,对自己的人生有方…
826.什么是具足戒?具足戒是什么意思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戒。关于具足戒的条目,虽然各地都有不同,但大致内容是相同的。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根据《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
827.什么是“不退转”?怎样快速证得“不退转菩萨”
“不退转”,梵语称为“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即不退转菩萨,具体讲不退有三: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而不退失。一旦入菩萨位,就不退于二乘位;一旦认识到真理后,就不会跟着邪法走;一旦见到光明后,就不会再…
828.出家人为什么不问姓氏,而问“上下”
在佛门中我们遇到出家法师,通常不问姓氏,因为出家人统称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都称之为释迦某某。然而,在早期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出家人都来自外国,通常都以他们国家的名字为姓,天竺而来的称之为竺某某,比…
829.什么是十戒?十戒是哪十戒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不杀生 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
830.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三学指的是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学是禅定、静虑;慧学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相的般若智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是佛教修行的根本,三学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戒学,三学的…
831.什么是涅槃?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指的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即不生不灭。涅槃意译为圆寂,功德圆满叫做圆,业障灭尽叫做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为什么要涅槃? 佛教认为,众生所有的行为、言语和意念都会…
832.什么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解释
发菩提心,即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 佛教经论《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
833.佛经那么多,能学得完吗
我学佛了,佛经那么多,学得完吗?我从哪里学起呢?你看,大家看到这么多经典,《大藏经》,好多啊!有不少朋友一看,算了,这么多,我还是不学了,说得好像蛮有道理。下次赚钱的时候,你就不要赚了。为什么?钱那…
834.经上讲的粗分的和微细分
粗分的和微细分的,这个在经上都讲得很清楚。这个微细分,它属于不易察觉的东西。打一个比方,你能觉察到你的头发在长吗?你能觉察到你的指甲在长吗?你就是死盯着它都发现不了,但它在长,不易觉察,就是那种微细…
835.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及六祖南还,惠明等追至庾岭夺衣钵,祖弃石上,明提掇不起,明云:“我为法来。”祖云:“汝为法来,但屏息外缘,不起一念,当为汝说。”明良久,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
836.有情执到底对不对
问:阿弥陀佛,有人说不能有情执,但地藏王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因为对自己母亲的一念情执,才成就的。弟子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情执到底对不对呢?祈请师父开示。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确实有很多人容易纠结。…
837.浴佛的八大功德 在家浴佛简单仪轨
浴佛的八大功德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按照唐义净三藏翻译的《浴佛功德经》(也作《浴像功德经》)说浴佛有八大功德: 1、现世富足; …
838.在家人披着袈裟,是窃佛行仪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袈裟所代表的就是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随便乱披袈裟。有一些在赶经忏的在家众,他穿着出家人的袈裟,既没有佛陀的行仪…
839.出家是命运是宿世善根还是愿力
这个很难回答,都有。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和尚”,有很多在家人是不理解出家人的生活的。比如说在中国佛学院的一帮小法师,也就是二十三、四岁,他们就是从小出家,就是特别…
840.居士礼仪五十条
1、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2、不得盗取寺庙的水果。 3、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或口香糖。 4、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 5、进佛堂,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作礼拜,更不得溜…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