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761.
一生罪业和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
762.
受菩萨戒后还能打游戏吗
受了菩萨戒后,应以断恶、修善、度众生为修行第一要务。若以打发无聊时间或满足自己贪欲为目的,整日沉迷于看电影、电视娱乐节目、玩网络游戏或棋牌等种种世间欲乐中,则违背菩萨戒的初衷。因为如今的电影、游戏无…
763.
什么叫加持?是一种鼓励
在唐朝时候,辛罗国有一位王子金乔觉,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道。来到安徽的九华山,就是现在的九华山,在那里修行一生,教化众生不计其数。九十九岁那一年,世间缘告一段落,示现入般涅槃,就是圆寂了。 因为这位…
764.
经变图
『经变』,经是佛经,变是『变相』或『变现』,也就是形象化的意思。经变画就是用绘画手法简洁明了地将深奥的佛教经典思想内容表现出来,又称变相、佛经变相。其取材多与当…
765.
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
这个问题很难一时讲清楚,只好引用圣严法师的观点来说明,有五点困难: (一)律本太多,纵合不易:传来中国的戒律,共有四律五论之多,其中各部广律的制戒因缘以及戒相条文,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其中律论对于条文…
766.
怎么观修慈无量心?慈无量心的观修法
慈无量心,即友爱之心,能与众生安乐之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
767.
怎么观修喜无量心?喜无量心的观修法
喜无量心,即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欢喜之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
768.
佛教如何看待“最毒妇人心”?这是不是对女人的侮辱?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不但不是侮辱,还是对女人的赞叹。这句话出自小说《封神演义》,全诗为:“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是可(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意思说,天下最毒之人莫过于妇人,女子发起狠来…
769.
为什么盗三宝物是五种灾难之首
偷盗戒的轻重与被偷盗的对象有关。《四分律》将所偷盗的对象分为三大类:一、三宝物,指佛物、法物、僧物;二、人物,指世间人之物;三、非畜物,指非人与畜生之物。 其中,偷三宝物果报最严重。佛言:比丘破戒我…
770.
哪些行为属于杀生戒
杀生戒包括以下恶行:自杀、教他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 “自杀”即自己亲自去杀,以结束众生的生命,属于身意二业所造作的恶业。 “教他杀”即自己不作,教唆别人去杀害众生的生命,属于口意…
771.
念佛时打扰到邻居,引起不满,如何处理
问:我参加了一个助念团,每天定课念佛;每周两次法会,每次法会七个小时。念佛和助念,每次有二十多人参加,会用两个木鱼、四个引磬。现在搬到一个新的道场,但是邻居不接受,说是念佛声打扰到他们了,常常会在法…
772.
人心不正净 人身就多病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净心。有妄想,有杂念、有烦恼,是因喜怒哀乐、人我是非而来的。里面提到很…
773.
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 我们老一辈子,从小就是在刀枪战火中讨生活,几乎没有一日是安宁的日子…
774.
悭吝心理是身体很多疾病源头
不论大小乘的修持,均以布施为先。布施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是“仁”的发挥,人字旁加个二,就是人和人之间,只有爱人,慈悲他人才称得上仁。 悭吝是舍不得施舍,吝比悭好一点,吝是比较上舍不得,即使拿出来给人家也…
775.
要想打坐入定,肠胃必须清净
人世间有三件事最不容易克服,就是饮食、男女和睡眠。一打坐腿就发麻发痛,皆因肠胃不清之故。 辟谷这个法门不能随便试,如果不会服气的话,肚子一饿,胃壁互相摩擦,会搞得胃出血,所以必须要先会服气。我说这话…
776.
世界宗教那么多,为什么我要选择佛教?
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要选择哪一个宗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追求。有人追求升天,有人追求自在,有人追求长生不老,还有人仅仅只是追求灵魂的寄托。 而在一切宗教里面,唯独佛教所追求的与众不同…
777.
如何做到君子求财,取之有道?
万物循环,皆各有道。升天有天道,成佛有佛道。做为一个世间的君子,为了养家糊口,当然也需要正确的谋生之道。 而谋生之道,千千万万。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选择哪一个行业,首先必须要跟自己的实力…
778.
祈求,符合因果规律能得到结果吗
无力、无助才会祈求。比如,重病难治,就会祈求健康。贫困潦倒,就会祈求富贵。无儿无女,祈求后继有人。没权没势,祈求位高权重。 祈求在身口意三业中,属于囗业和意业,而缺乏身业,只是说到没有做到。所以,修…
779.
孩子叛逆怎么办
叛逆,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管男女,只要到了发育期,随着生理机能的迅速成长,人的体能变得强壮了,心态也变得独立了。因为身心都在逐渐变得强大,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自己做主了,认为自己已经是大…
780.
什么样的人适合多闻
首先,这个人的人生目标,必须是立志于弘法;其次,这个人对于三乘教理大体上能够融会贯通,不会邪知邪见。这时,他可以学习佛门以外的知识。 比如说,世间的哲学、文学、医学、自然科学、各个宗教等等,这些都得…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