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681.
烟草的来历、吸烟的危害
烟草的来历 吸烟,在那些经典里面,尤其是藏传佛教的经典里面有很多的呵斥,上面有说到烟草的来历。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海底的龙宫胜王处入甚深禅定,这时候他化自在天就有…
682.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叫我受戒我很害怕,我觉得我做不到。其实这样的想法很愚痴,你知道吗?戒律不是束缚,戒律反而是自由,怎么说呢?你看我们大家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走,高速公路一…
683.
礼敬诸佛,就是把自己带进成佛之门
有一尊佛,威音王如来,教化众生告一段落,示现入涅槃。正法过后像法,这个阶段,很多修行人就开始烦恼表现出来,很严重。 修行人,表现出来烦恼很严重。表现在哪里啊?傲慢心很强。通过修行表现出的傲慢,很专业…
684.
用什么来证明信仰?
如果说我们有信仰,那么用什么来证明呢?如果我们有功课、有三皈依,且护持三宝,在这个寺院里,要努力缩小我们自己,要考虑别人,顾全大局!这就是学佛!其实整个过程就是打破我执,打破我们对法的执着的过程!但…
685.
生死的根本是什么?
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
686.
听法有三个规矩叫“听法三轨”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 1、佛经中也告诉我们,听法有三个规矩,叫做听法三轨,首先,于师作医想。佛陀和历代的祖师大德,还有现前的说法之师,他们都是医治我们烦恼之病的医生。其次,于法作药想,“佛说一切法,为治…
687.
如何才能如法的供养比丘?
第一,不能够以任何形式的金钱供养比丘。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如果是食物的话,假如是已经煮熟了的食物,而且可以是当天可以用完的,你应该亲手授予给比丘。因为如果你只是放在那里的话,比丘也不能够拿。因为在《…
688.
人人皆当成佛
你们善根具足,有福德,所以能修道,将来必有大成就。这是你们过去世所种的善根,不然的话,就不能修道。所以我们师父说(指王骧陆大居士):‘能遇到这个法,这是无上的善根,不然的话,就不能修这个法,即便修,…
689.
回归自心,消除对立
就饮食来讲,常常饮食对我们味道的关系很大。我们常常说这个口味好不好,那个饭菜香不香。《佛遗教经》怎么告诉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遗教经》里面讲:“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
690.
佛家的慈悲有何特点
慈悲为怀的对象就是胎卵湿化,甚至包括一切飞潜动植物(飞的、潜藏的、动物的、植物的),植物里有生机,也是不能随意损害的。 空间很宽,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这么一个宽广的空间。我这个家、我这个集…
691.
久参自然会开悟
参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自然有好消息,柳暗花明的境界便出现眼前。 参禅时,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是基本的法则,可以控制心猿意马,不令向外驰求。在禅堂参禅,不可东张西望,如果前视后盼,心就跑到外边去了…
692.
如何控制思想妄念
你们打起坐来,思想到处飞,收不拢来。思想为什么不能清净呢?因为你自己那个电风扇的电源没有关掉;也就是说呼吸在动;呼吸动思想就动,思想动呼吸就动;换句话说,“心”、“息”两个没有合在一起。 我们中国人…
693.
莫把佛友混作朋友
“若念佛者,当是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观无量寿经》 如果学佛了,大家都互称师兄,也称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标,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修行,不是为…
694.
如何才能有清净心?
这个问我清净心。咱们就举这个念佛例子吧!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心里全神贯注,忆佛,想佛。这个时候你的心只有一个佛,什么外边境界都断绝了,清净,只是这么个时候。当你不念了,马上就不清净…
695.
念一千地藏圣号声,你要多念一百声
地藏菩萨在经上说,念我名号就可以,但还是不念。念吗? 我感觉到我没有天天的这样子,一天念一万声,没有做到。但是我的道友,有好多人做到了,“我为什么做不到?没有时间!”这都是借口,信的力量还是不够。“…
696.
念佛念什么
学佛所要做的,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正念,建立和修行目标相应的正念。这个目标就是解脱,就是成佛,就是往生西方。念佛的目的,也同样如此。 念佛,目的不是在于发出这几个音节,而是在内心培养依阿弥陀佛建立的…
697.
为何佛弟子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
学佛的居士在平常做早晚课或者念佛号的时候,经常会念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号,我们对佛号是很熟悉的,那么对其意思了解吗,尤其是“本师”二字,又该做何解呢? 释迦牟尼原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
698.
佛教中的“不可说”是什么意思?
《华严经》里面的“不可说”这个词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是数量词,在阿僧祇品里面定义“不可说”为一个数量单位,“不可说不可说转”为最大的数量单位;另一方面它有讲不尽的意思,有讲不明白的意思,无法用语言来描…
699.
攀缘必然增烦恼
我们日常中的烦恼很大一部份来自于攀缘,其原因不外是我、法二执。通俗地说,就是固执己见,什么都希望做得最好,甚至于去做与自己能力相违背的事情,不知道把自己放低一些,不知道我们都是在这个世界上互相依存的…
700.
业障表现为成见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现为成见、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行为结果的精神方面。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精神方面的意识,不容意接受新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精神状态,…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