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901.
十大愿从你礼佛那刻开始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头,每愿是不同的,这叫别相;但是,同名行愿,是同相。那么,礼赞、供养,它是别的不同,这叫异相。这成就了我们一个普贤之因,就叫普因。但是,这普因呢,是…
902.
有人跟你谈论是非时,可以这样应对!
广钦老和尚就对传某师开示说:“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唯唯诺诺就好,不去参与,则对方自退,且自己亦不被度走,别人走错路,自己不要跟上去。” 广钦老和尚对佛学院男众开示:“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用六根…
903.
“荤”和“素” 也许你从来没有分清过!
荤”究竟指什么?仅仅是指“动物肉”吗?相信很多学佛人都会有以上这样的疑问。 佛教所说的不沾荤腥,其实是有“荤”和“腥”两种不同的概念包含其中。现在大多数人把“荤”,仅仅理解为肉类,以为只要不杀生、不…
904.
如何学佛才有真功德?
智慧的观照,是佛弟子不共于外道的殊胜之处。 佛法的重点在于“观”,修“止”只是前方便。一般宗教的修学,能在生命中产生善业,但不能对治心中的颠倒,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在他们的教法传承中,没有法义能…
905.
什么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成中文即无上正等正觉,指我们本觉佛性、本来佛,是无上的正等正觉。 “无上”即十方世界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没有超越其上的。 “正等”即三世诸佛之心是清静平等,慈悲智慧,…
906.
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三点
常有同学问:师父,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那就是时、处、法。 一、什么是时呢? 时,又包含几种意思: 1、读诵佛经所选择的时间段 一般我们建议在…
907.
发愿算不算是妄想?
发愿是妄想,这个妄想也是一个好的妄想。平常我们妄想打很多,都没有打好的妄想,所以发一个好愿,也是一个好的妄想。好的妄想有力量,主要是在轮回中,我们需要靠力量。 这个力量是什么?就是你发一个好的愿,就…
908.
怎样做到持戒圆融无碍?
持戒圆融无碍,持戒本身其实就是圆融无碍的,不用问怎么才能做到圆融无碍。因为佛的戒定慧三学本来就互相没有任何矛盾的,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只要是持戒的,戒律清净便于得定,定力足了以后,他就开智慧。戒…
909.
善友为依
学佛没有正见,修学的路会走偏掉。凡夫的心是不定的、是浮躁的,现在的社会又有很多的恶缘,你的工作环境,你的学校环境,都充斥着功利,为了功利不择手段,所以缘非常地差。人跟人接触,无外乎都是起贪瞋痴,所以…
910.
学佛需要的资粮是什么?
学佛需要资粮,那什么是资粮呢?从世间法上来说,资是指钱财,粮是指食物,人如果出门远行,那必须要有钱财和食物一路维持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这是世间法的资粮,那出世间法所说的资粮呢? 依玄奘法师在《成唯识…
911.
如何往生各佛国净土?
【原文】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占察善恶业报经》 【注释】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有…
912.
舍利子是什么?佛教解释舍利子的形成
舍利子是什么? 舍利子是一种结晶体。舍利,梵文(śarīra),译为设利罗,是指人的遗体、尸骨,而舍利子就是从遗体烧出的结晶体。舍利子是个人戒…
913.
佛教中什么是慈悲心?
慈悲,意即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诸有情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对众生发慈悲之心,即为慈悲心。 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与悲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
914.
民间所说的鬼与佛教讲的鬼有何不同?
中国古代传统中所说的“鬼神”与佛教经典所说的“鬼神”原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再进一层分析,佛教六道中的“饿鬼”与民间俗称的“恶鬼”也不可以混淆,具体所指并不一样。对一般人来说,哪有那么容易见鬼?…
915.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是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是恶。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法执等邪见,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恶;无贪心、无嗔恨心、无无明邪见、知羞…
916.
五戒的缘由
杀生的果报 昨天我在东台,一个企业的人士,一个小伙子问了一个问题。他还是比较注重人的长相的。我问他你今年多大?21岁。我说在25岁之前是比较注重什么?颜值、长相,是不是这样的?在谈恋爱的时候要找个帅…
917.
什么是居家八法
佛教所说居家八法是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在《…
918.
什么是布施?
什么是布施? 布施,六度之首,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教的布施是要人学习舍弃悭吝之私念,但布施的来处,必须是清净的,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同时施者心不骄慢,受者心怀感恩…
919.
何为“不退”?分别是哪“三不退”?
何为“不退”? 发愿往生西方,入不退地,这个不退是什么?不再退转的意思。就是往生西方的人,哪怕是下品下生的人,我们要知道,那都是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所以“不退”是亮点。 分别是哪“三不退”? 这个…
920.
怎样对治傲慢嫉妒心?
在现实生活中,傲慢嫉妒心炽盛之人很难发心去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为此,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二大愿称赞如来愿告诉我们,如来是福慧具足的圣人,时刻称扬、赞叹、忆念佛的功德,能令我们生起与佛等齐,高山仰止的心…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