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一定要有人修道,否则就是祖师讲的“广造伽蓝,不体道本,天堂未成,地狱已就”。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
522.拜山的功德利益
拜山的功德
经云:“礼佛一拜,罪灭河砂”,我们至诚恭敬的礼拜,内心没有妄想杂念,当下身语意三业清净,就会有无量的功德。我们礼佛除了恭敬心外,还要一颗忏悔的心;“…
523.常做噩梦是否提醒厄运要来了?
总是做噩梦,难道是上天在提醒我们厄运要来了?
其实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内心里没有安全感、负面的信息很多,积压在我们的心里。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建立在我们缺乏安全感、负面情绪的问…
524.供养众生就是在供养诸佛菩萨
在感应传记中,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地方,一个小道场,一个女众师父,就是比丘尼法师。
她每一年固定的时候,都会举行盛大的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法会,准备很多丰盛的供养,当然她要忙很久。这一次就忙通宵…
525.敬佛第一,怎么敬佛?
今天给大家讲的,在家学佛人应该知道的东西,应该注意的一些威仪,也叫《威仪门二十四章》,《威仪门二十四章》是净土宗一代祖师,莲池大师在律藏中摘录出来的,威仪门是戒、律和威仪,威仪门严格的讲是戒律的一部…
526.佛教之中,神通从何而来?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陀本人是不主张弟子们修神通的,但这一作法,却间接地证明了,在远古的印度,确实有神通的存在,据佛经记载,佛陀的弟子当中如目犍连、迦叶等人是有神通的,而且目犍连还号称神通第一。
那么,…
527.龟在佛经中有何譬喻?
佛经中以“龟藏六”来比喻学人应守护六根,如龟守护头尾、四足。也常以金龟喻指生死而涅的佛性。
龟,是泛指爬虫类、龟鳖目的动物。
《法句譬喻经》中,以“龟藏六”来比…
528.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这是与生俱来的我执,执著这个身体是真实的。一切都要为我这个身体服务,一切的知名度都为我的虚荣服务,一切金钱的享受都为我的肉体服务——身见!
我们…
529.为什么大家很注重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修法?
问:为什么大家很注重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修法?是不是由于月轮的变化,会有较大的加持力?尤其藏密中根据时轮金刚去推断月圆的具体时辰,然后让大家修法读经。
答:1、强调初一、十五拜佛时对那些平常没有时…
530.极乐世界众鸟说法
经【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这段文字,是怕人家听到介绍西方极乐世界…
531.打坐或听经时,总是容易睡着,如何解决?
问:我平时不是一个贪睡的人,但在打坐或听经时,总是容易睡着。请教法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你在打坐的时候容易睡着,可能有几种原因:第一,疲惫了,身体需要休息。在禅修的时候,你得到充分的放松,你的内…
532.打禅需注意克服两种情绪和防止两个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大家在用功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克服两种情绪:
一、要克服急躁情绪
有不少居士在禅七当中,由于向道心切,…
533.如何理解“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六祖坛经上的话,我们把这个问题解答完了,可能就得下课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什么意思?我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没公开,是说成佛和成就的差别,‘成佛和成就的差别’成佛…
534.什么是此心光明?
△佛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他所谓悟道,就悟的是菩提道。他悟道的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上求佛道,你有资本,每个众生的心都跟佛的心是一样的,就上求佛道之心。同时他说,“但以妄想执…
535.改命前要先认命、知命
不管你学不学佛,首先都要认命。你先承认自己的命,命就是业力,承认过去的业力,然后你再去改变它。如果你连命都不承认它的存在,那要如何去改命呢?
古人讲的,最高的人是自知之明。能自知的人,是个智慧的人。…
536.求感通为修行大障
求感通为修行大障,这是答复弘一法师的书。弘一法师是近代的一代高僧,律师,专门研究戒律的,修行戒律的,印光法师给他的书信是这样写的:“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
537.障缘是过去世的恶业现前
假如说你是个出家人,或者是个修行人的话,要知道我们的一切障缘都是过去世的恶业现前,知道这个以后,你就能知道通过至诚念佛,就能消业就能转业,不至于恶业现前。
以后吓得没办法,长存在心,时时刻刻有个阴影…
538.整天瞌睡多早课起不来,看到床就困怎么办?
问: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课都起不来,一天到晚看到床就困, 这怎么办?
答:日嗑睡,睡觉多,昏沉大,然后看见床就想睡,哎呀,那是不是条件反射啊?我们是欲界的众生,欲界众生有三大欲望。第一种是饮食的欲望,…
539.理性地面对、调适自己的爱欲——知足常乐
今天要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是有爱欲的,就像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妇人,很老的一个老太太,她跟着佛陀去赶道场。佛陀每到一个道场去讲经说法的时候,会得到很丰盛的供养,于是这个老太太同佛陀沾了很…
540.切莫误会佛教 烧香拜佛不是迷信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
一、礼佛
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