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441.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这个拜忏,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你不要说拜一天,休息四五天,不要这样。你一旦做加行的时候,你就一次把它拜一百天,三个月,百日加行法。你拜一百天,你真实经常起惭愧,因为所有的修行都必须要相续。 忏公…
442.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性强,无暇有专门的时间用来修持佛法,念佛法门的修持对这类人最为契机。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每天只行十念法(喝杯咖啡的时间)即可。…
443.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间隔,打成一片了。极乐世界也就跟娑婆世界在当处了,所以没有空间的间隔。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空间距离,是来自于我们生灭的心;在清净心,是当下就在一处的。…
444.
怎样学佛?怎么做?
这题目也很大,我们平常说的很多方面都讲到怎样学佛。学佛还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是佛教正确知见的树立。你首先要明白佛法与迷信有什么不同?佛法与邪教有什么不同?你明白这些了,你知道佛法与其他的不…
445.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血压高、麻痹症等疾病;年轻者静坐,可以减少欲念,静定有智,遇事不太冲动,避免与人争斗。所…
446.
念佛功德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宜於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後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
447.
修行需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饥不饱;睡眠上要不节不支;身体…
448.
信心是往生净土最关键的正因
对净土宗行人来说,信心是往生净土最关键的正因。《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 《安乐…
449.
念佛不退的利益
如果平时这样长久串习念佛,一旦生病身体不安,或受死亡大苦时,也不会退失念佛,病死苦受不能转移念佛之心。 以念阿弥陀佛为例,《无量寿经》说:“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庄严,志心皈依,顶礼…
450.
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浅深的行仪。现代净业行人可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状况,择一相宜方法修持即可。 念佛以往生净土为旨归,亦以对治烦恼,遣除妄想杂念为下手功夫。佛以六根为六贼…
451.
出家以后应该学些什么?
佛在《沙弥律仪》中告诉我们,初出家五年学戒,然后学经,最后学论。因为戒是行为规范,经是理论依据,论能增长见闻。这是佛在戒律里面对初出家者的要求。佛教传承到现在已经两三千年了,所以,现在的修行状况跟过…
452.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顾名思义就是关闭一切外缘,以此安心办道。闭关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关闭一切人情世故的应酬,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特地的环境里,杜绝一切人为的来往。由此,而安心办道。这一类闭关的人一般都是应酬过…
453.
如果语言不通,回向的时候他能得到吗?
可以得到,而且丝毫不少。因为回向运用的是心灵感应的原理,而不是语言的沟通。 就好比,遇到一个外国人,你只要以热情的态度跟他打招呼,虽然你说什么他听不懂,但他一定能感受到你的那一份热情。又比如,你看到…
454.
修行的下手处
每天早晨起床要修,修什么啊?我们马上拿经典修一下。经典是镜子,要修这张脸。 脸修一下,看线条美不美,有没有修好。来,左右互相看一下,看看有没有修好?互相看一下。 线条美不美?眼睛够不够亮?眼神中有没…
455.
“飞来横祸”怎么避免?
人生不如意事,那是正常现象。飞来横祸,那就可怕,避免方式应是在未发生时下功夫。若已发生,也只是弥补而已,但事已发生了。 有二个人都发了大财。那天,有一个相士在路上遇到这二个财主。看到他们的气色都很差…
456.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迟不敢受戒怎么办?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后是否可以赌? 答:受五戒是很重要的,三皈五戒是一个念佛行人的修行基础,你不要怕受戒,受戒是让我们得到…
457.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这就是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有一个成语叫…
458.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佛陀还常以花来说法,《五灯会元》记载,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当时大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于是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459.
人的身体不在了,法身还在不在?
当然在。人的身体不在了,说明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但是生命识还存在,将会随着业力再进行轮转。这个佛性被无明障闭了,就等于太阳被乌云遮了,你只看到云,没看见太阳,其实太阳是在的,如何使太阳发光呢?那就要…
460.
诽谤正法的原因是什么?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返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这是“毁谤衰损门”。如果有的人信…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