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461.
戒律是解脱,不是束缚
有人听了本人所演讲有关拜佛戒规礼仪的录音带后,却有两种见解与心态。一种见解是听如此严格又繁多之拜佛礼规,每轻犯就得下地狱果报,日后那有人敢拜佛学佛;另一种见解是,当听过录音带所讲的种种庄严礼仪戒规,…
462.
当前居士们的几类严重毛病
很多在家居士来寺院作了几天义工以后,内心对佛法的体会比在家时要深很多,不少人问及在家修学不能很快进步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有很多,首先要认识清楚在家修学容易犯的错误,然后纠正他,就可以很快进步。 (一…
463.
什么是理想的坐禅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理想的坐禅环境,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山中之水边、林下,郊外之寺院、精舍最适于坐禅。初学应勤于寺院与众共修,待完成基础训练,再居家独修。居家独修者更应重视环境选择,能有一…
464.
上香到底上几支,一支还是三支?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香?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人都会遇到。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对于这种事相没有必要执着。 上香到底是上一根还是三根?就看你的因缘,三根也行,一根也行,表法。有的地方上四根了也可以,…
465.
打坐时可以同时念佛吗
不要把打坐看作是禅宗,打坐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形式。不管哪一宗,打坐是基础,参禅、持咒、持戒、学教、念佛都离不开打坐。打坐是形式,念佛与参禅是内容。 念佛与参禅的具体入门步骤应该是相同的,比如怎样选…
466.
出家修行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为在家之对称。又以出家乃远离世俗(梵语samvrti)之尘,故又称出尘。出家须剃…
467.
都出家了,世间不就没人了吗
告诉你!大家都出家,像老和尚一样,这世界不就变成清净国土了?我们也用不著求生西方,当下这里就是佛国,大家都修梵行了嘛!什么叫做梵行?没有结婚,修清净之行。到那时候人都是莲花化生,你还怕这个世界没人吗…
468.
佛教"搭衣"是什么意思
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条直条、名缦衣、无一长一短之横纹。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长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长一短之七衣、皆为违律。在家人、即依法缦衣、亦只礼拜持诵、敬礼三宝时可搭、不宜常搭。出家人、从前五衣、系…
469.
你把这些东西看懂了 成佛有余
三皈依是学佛之源,成佛之宝,是缘起。过去说,万事开头难。今天是成佛的开头、成佛的源头,这也叫心有所皈,身有所依,心有了归宿。 人,要自觉,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不知道要去成佛,不知道归宿,就像鱼不…
470.
烧香拜佛若干问题
1.香炉里面的香灰满了要怎么处理? 答:家里的香炉,要永远保持干净。我刚出家的时候,我师父常跟我讲,香炉的香燃完了,香脚就要拔掉,把炉内的灰抹平,千万不要挤的满…
471.
你要想「得道」,就不要总给别人「洗衣服」
从早晨起身到晚间,这个经过,你都做得合法,做得很正确的,不做邪僻的事,这就是修道。 你要得道,在什么地方修道呢?就是你一天从早晨起身到晚间,这个经过,你都做得合法,做得很正确的,不做邪僻的事,这就是…
472.
佛教的五种精进
深刻意识到生命在轮回中的险境,止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习气;深刻意识到暇满人身蕴含的价值,培养解脱及和解脱相应的正念。 《唯论三十论》:“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473.
如何帮助已过世的亲人?怎么回向给他们?
问:该怎样帮助这些已过世的亲人、朋友? 答: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
474.
凡夫位二十八个位次,圣贤位七十二个位次
△一百个位次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凡夫阶段。就我们人是凡夫,从人走向解脱,那个中间还要经过二十八个位次,那就是大家知道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层天。 △这二十八个层次我们大家都能做到的,它…
475.
佛法怎样看待吸烟?危害之大令人毛悚
吸烟(卷烟丝烟之类)伤身体,促寿命,费金钱,致贫穷,其害犹小,大害甚多,约有二端。 一、吸烟者,虽有念佛诵经咒之功德,纵经百劫,亦不生微若芥子许之效果。 二、吸烟者,平时吸烟为气所薰染,临终顶门闭塞…
476.
四种贪恋与三种怀疑
“贪恋”有四:一、终岁持斋,一朝食肉;二、长年念佛,此日贪生;三、恩爱牵缠,难割难舍;四、许愿保禳,求神服药。“迷惑”有三:一疑罪业深重,二疑功行浅薄,三疑佛不来迎。—— 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
477.
怎么改变念佛不得力的情况?
问: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很忙,有时间时也赶紧念佛,可是还是不得力,心里惭愧,请问法师,怎么才能改变这种不得力的情况或者有更好的方式,请大师开示。南无阿弥陀佛! 答:你这个问题…
478.
极乐世界的文明形态
我们去了解阿弥陀佛用他的愿力法尔自然地显现的文明形态,他的要素是跟实相相应的,因为阿弥陀佛是契证了诸法的实相,了达一切法的空性,然后由他的四十八大愿的中介来显现出来的,所以这种文明形态就是实相的一种…
479.
极乐世界的宝树
《观经》有个宝树观,谈得比较详细,这个宝树是七宝为树。或者一宝为树,或者二宝、三宝,乃至七宝为树,他都有种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根、茎、枝干、枝条、华叶,可能都由不同的宝来合成。七宝树上又有七重的网来装…
480.
“欲火烧身”是什么意思?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欲火烧身”是什么意思?欲火其实就是强烈的欲望之火,而且欲望之中最重的是淫欲、男女色欲的欲望;这个热情就像燃烧的火一样,所以叫欲火。欲火烧身,一…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