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361.
这样求菩萨,所得利益比之前更大!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们也很法喜充满的。未必镜头里面能够看全,但是我们肉眼这样放过去呢,那边就是洛迦山,普陀洛迦,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奇怪的很,我们走南闯北老能看到这…
362.
两个师父打架时,你怎么做才如法?
因为在我们南海普陀山呀,这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常知道有这个十八罗汉拜观音的这个情景。所以在观音菩萨的弟子里面呢,这个金刚罗汉是众多弟子里边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漫山遍野很多修行人,都是罗汉来的。但是…
363.
护法到底护什么?
但凡能够去到寺院,或者有点佛门因缘的人呢,都听过一个词叫做“护法”。特别是现在我们有一些佛弟子呢,也会修护法,供护法,久而久之呢会生出来一个弊病,就觉得护法是什么都得由着我依着我,保护我,不能伤害我…
364.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免造恶业。 第一、观身不净,佛陀为了要破除这个我相,破除众生相,破除我们的贪心,第一个你一…
365.
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
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 从人类出生之日起,自然灾害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的前进脚步。汉字的“灾”是火焚屋的形状,意味着外在的自然力量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破坏。当这种破坏严重损害了人类利益,“灾”便称之…
366.
“利益众生”的“发心”先做好琐事
很多人来庙里烧香,求升官发财。升官发财靠的是什么?有些人会说“靠贵人相助”、“靠菩萨保佑”。其实,这么说的人往往只看到了事情发生的部分结果,并未看到事情发生的最初原因。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367.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你菩萨犯到,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菩萨道,最好把菩萨的律仪戒弄清楚,否则你菩萨戒的戒体失掉都不知道。 菩萨戒的律仪戒有两种:…
368.
寺院中佛像如何安放
唐代以前,佛殿中佛像如何设置缺乏记载,难以详考。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佛殿留存有唐代的格式,主像达五尊之多:以释迦牟尼佛居中,左边有弥勒佛和普贤菩萨,右边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除五尊主像之外,左右又分别有…
369.
佛弟子莫翘二郎腿
翘二郎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了。殊不知这是一种陋习,且损害身体健康。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就有教导,在《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第四》中说:「若有说言佛听比丘常翘一脚……如是等辈如来悉听出家为…
370.
佛教寺庙住宿礼仪
一、在佛寺过夜应知 到寺庙住宿过夜,听到师父打板(安板)通知大众入睡时,应熄灯上床睡觉,不得再打开电灯看经书或交谈闲聊,不但扰乱出家众睡眠,又犯盗用常住物之电力,其罪亦重,因出家人一般早上都起得很早…
371.
如何息灭妄心?
当然,息灭妄心的前提,是你必须先学会观察自己的心灵。 如何观察呢?简单说来,就是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觉知。如果你不明白什么叫做自我觉知,不妨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想象成一间录音室,妄心是音乐爱好者兼录音室…
372.
懈怠和放逸的区别
佛法中讲的很多概念都是和修行直接相关的,今天我们来看懈怠和放逸。懈怠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懒惰,但是这个懒惰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不努力工作的懒惰,而是对于断恶修善的懒惰。 《成唯识论》卷六中…
373.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先看第一段,先“委示”,先详细地指示众生的颠倒处所,这个颠倒就是烦恼。详细指示烦恼的处所来合前面这个绳子的结的譬喻。这以下分…
374.
佛陀会不会骂人?
佛陀会不会骂人呢?有人说,我们也说了,不可以说粗犷之语,《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我也常常反省,我是不是也说了呢?我惭愧,我也确实说了,我得承认。我非常坦荡的说,为了要解决问题,有时候直言不讳,一针见血…
375.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聪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几。即不至死,而身体…
376.
如何防治禅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死困扰着。特别是病,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人人都会有病。修习禅定,往往比一般不修禅定的人会少许多病,也会增加某些由于修禅定而导致的各种毛…
377.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警醒并共同戒杀生,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 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若每个人都能够恳切至诚持诵圣…
378.
面对侵略者是否能为了自卫而杀对方
问:佛教说不杀生,但如果外族侵略中国的话,我们能不能为了自卫而杀对方呢? 答:佛教戒律分声闻戒和菩萨戒两大类。五戒是属于声闻戒,受了就不能杀,这是受戒时所作的宣誓和承诺。当然,如果你觉得生存或者物质…
379.
施食法问答集
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其原因为何? 答:准提施食法与一般施食仪轨是一样的.只是在一般之施食仪轨前增加了召请准提佛母,因召请准提佛母等同召请一切诸佛菩萨,并可得龙天护法护…
380.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供养法的目的是求福报。是在表面供养修。 各个法门都有修持法和供养法。我们常见大家常修的法门有:地藏法门、观音法门药师法门、净土法门、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以地藏法门…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