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341.什么是“临终助念”
“临终助念”,是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的意思。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两手空空的来,又两手空空的去,世间上的一切名利、荣华富贵,在无常到来时,任谁也带不走,唯有所做的善恶业缘随身。所以一般民间佛…
342.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问]“助念”是什么意思? [答]“助”是帮助,“念”是正念。合拢来讲,就是帮助临终的人,正念念念现前的意思。 [问]什么叫做“正念”? [答]“正念”又叫“净念”,这个正念或净念,同是念佛的心念,…
343.人在命终时,为什么要请僧人或亲友来助念?
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如果见到临终的众生,劝导念佛,使他可以往生西方世界或东方世界。 有人说:“那么,我们平时不要念佛,等到临命终时,再念佛不是可以吗?”不可以…
344.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也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平时也常常持念佛号。可有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信愿并不到位不圆满,请问净土行人要深化信愿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
345.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比较而言。就是大菩萨在这个时期示现,也不会示现什么奇迹。因为大菩萨的示现都是随众生的机,他所示现的多与众生相当,这就是同类示现。 在这个末法时期,我…
346.人生中的种种烦恼痛苦 都是由它而来
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我们需要时时串习和熏习,不是这个道理听过一遍就好了,听过一遍没用的,要天天串习、天天修行、天天觉照,天天想着去利益众生,这样才能起作用。 我们不要再“自利”了,为什么?无量劫以来,…
347.为什么有的人会突然死去?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 一、寿尽死 寿尽死者,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 所谓寿尽而死,即以前世业力所…
348.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他就召集门人弟子来唱两部经,一部是《法华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唱完之后,他都有个偈子来提纲挈领地来概述,其中他听完了《无量寿经》之后,就有一个…
349.信仰虽异爱心皆同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时,难免有彼此知见的差异。佛教徒会排斥佛教以外的宗教信仰者;认为佛陀的圣教超越一切,佛陀的智慧是涵盖宇宙大地的大智慧。而其他的宗教也会排斥佛教,以及其他与自己信仰不同的宗教。像…
350.念念分明无妄想,心心清澈无昏沉
参究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则无妄想,心心清澈则无昏沉。只要分明,妄想不除而自除;只要清澈,昏沉不去而自去。 如何是分明?“念佛是谁”四个字提起来,一个字、一个字清清爽爽的,念佛是哪一…
351.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问:为何念经时妄想会侵犯念经的意识?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答:人有许多的无明妄想,而在这些无明妄想未蠲除尽净之前,它是随时都有可能现前的。所以,诵经时只要心念不够专注,便会打妄想。妄想来袭时,不…
352.女众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有的。这个出家的限制,像六十岁啊。有时候确实是出家以后有三事做不了:第一个,岁数大了,七老八十的,你叫她念经,你叫她做佛事,你叫她做僧事,什么事她也做不了了。她拄个拐杖,比方丈都老,这就不好办了,是…
353.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要付出就能获得这法?没有! 我跟大家老老实实地说,我出家六十多年了,我也一直这样在找!要钻空路、学窍门,没有的!不论你跟哪位喇嘛受…
354.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问: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请深入细致地开示。 答:关于持戒念佛问题。首先作为佛弟子,一定要持戒,要尊重戒律,要有殷重的持戒意识。戒,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因情制定的。小乘戒是随事…
355.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就是因为深知靠通途佛法只是一部分众生能够解决生死问题,大部分众生却没有办法,所以就把他们迁移到一个净土去,让他们在那里断烦恼,成佛果。 通途佛法…
356.皈依僧不是和师父拉关系 一定要搞清楚
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那么,这个僧是为我们传授皈依的师父吗?其实不然。我们皈依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皈依师只是引导我们通过如理如法的仪轨,在三宝面前庄严宣誓,并为这一宣誓作证。但并不是说,…
357.寺院里没有一件事是多余的 样样都很重要
用功夫,有时在静中比较容易相应,但在动中却不容易相应,有时在闲时能相应,忙起来就不相应。禅堂里的这种修行形式——亦行亦坐,就是为了锻炼我们在动静闲忙之中,都能够用得上功。行香有时也叫跑香。行就是慢慢…
358.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修短随意愿。这是表示极乐世界众生寿命也有长有短吗?不是说极乐世界众生都是光寿无量吗? 答: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寿命无量这是没问题的,但阿弥陀佛在因地发…
359.学佛的必备程序:慈悲、智慧
什么是觉悟?觉悟就是书本上说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觉悟了吗?也不知道,反正佛是觉悟。 那我们学佛学什么呀?我念经,我念佛。不是,我是问你学佛学什么?我持咒,我参禅。那就好比我问你今天出门去哪里,你…
360.“僧”的意义及守则
“僧的意义及守则”,主要针对出家人,包括净人以及有心出家的人。 有些出家人对“僧”的意义不太了解,这样就很难走好出家路,因为无法进行自我要求,没有标准和方向,会很茫然。这是第一。 第二,如果对“僧”…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找到约179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