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文章列表
🌎
BaiFoDian
📁
心灵能量
📄
列表
341.
不因符合常识判断而轻信
“不因符合常识判断而轻信:不要以为某事正好符合个人的常识判断,就相信或接受,这样仅是基于个人思考倾向所做的粗略判断,我们太喜欢这样的判断方式,以致养成习惯。夸大吹嘘的哲学家大量使用这种方式,并认为这…
342.
要以一颗感恩心来吃饭
吃饭虽然是一件平常之事,但真实的修行,也就体现在平常事之间。 带着贪心吃饭,增长贪的力量; 带着嗔心吃饭,增长嗔的力量; 带着痴心吃饭,增长痴的力量; 带着正念吃饭,则能成就正念的力量。 无论何人,…
343.
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气愤、会瞋恨、会讨厌、会嫉妒等种种的情绪。面对现实,我们要反省自己、宽恕他人,即是“他非我不非”。否则,恨别人的结果就是伤害自己,就是没有智慧。 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那就说…
344.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种 但必须走出一个误区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做佛事回来,要去另外一个地方,但不知道怎么走,就去问路。想问一个老人,还没走近,他就说:“你不要找我,我都没办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他以为所有…
345.
把握现在的因缘去创造来生
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间的道理,它只建立一个生命,你今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它是一个一世生命的因果论,佛教是不这样讲,这个太狭隘。佛教认为我们的生…
346.
治愈愤怒 这两个字是最好的良药
你只有在忘记对方正在受苦时,才可能犯错。我们都很容易相信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对方正因为我们痛苦而幸灾乐祸,当你相信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对方都毫无感觉时,就会说出或做出卑鄙残忍的事。但是一旦你认知…
347.
修行与工作
不少朋友对于佛法非常喜欢,很想学习,但又担心学了佛法之后会影响自己当前的工作。 甚至有朋友会误以为,人学了佛之后工作会变得消极,人生会变得没有意义。 其实这是一种误会。 修行并不只是一种固定的法会活…
348.
人际关系不协调,应该如何改善?
人生的烦恼有千万种,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瞋痴的烦恼,其中最难处理的根本烦恼就是“我执”。我执就是八万四千烦恼的统帅;因为执“我”,所以我疑、我嫉、我见,烦恼不已。 《大方广三戒经》云:“…
349.
不管和谁生气 最后伤的都是自己
一怒气冲冲的年轻人对着路边的石头发泄,用脚将其踢出很远,结果自己抱着脚嗷嗷大叫。 很多时候,发脾气的下场和这个年轻人一样,伤害的是自己。 别人的恶语让你暴跳如雷,张牙舞爪,而你失去了让别人奸计失败的…
350.
小事急处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大家各自都有一套处理的办法,大到高级领导、小到家庭主妇都能应对自如。绝大部分人总是感觉自己处理得不好,其实未必,因为如果处理得不好,你已经在你的位置呆不…
351.
运气不好时如何转运?
有的人遭遇困境的时候,就认为冥冥中上天早已如此安排,任何的努 力都是枉然的,于是消沉、沮丧,不知奋发振作,把自己宝贵的前程委诸子虚乌有的唯一神去主宰,甘心做宿命的奴隶。佛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52.
每天把自己修行回向给众生是最大的布施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 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你这个拿来供养布施了,比世间的财富大…
353.
盛年不重来
一个人体力、脑力、精力充盛的时间不过二十到六十岁,四十年。这当中睡眠、吃饭、娱乐、运动等又占三分之二,除此而外,所剩不过十余年。又要刨去节假日、病休、远行、种种杂务,现代人更要除去手机微信时间,真正…
354.
如此投资功不唐捐
每个学佛的人,我们要暗暗地发愿,这样子刻苦地去修。你要背着别人修,当着别人的面,别人不理解的。背着别人,家里学佛不方便,别人睡觉了,你就当打扫地的,你就背着好好去修。比别人晚睡半个小时,比别人早起半…
355.
物质是众生妄识所化的相
我们这个世界体现出来的一切“相”,其本质是生灭粒子相续的妄境。所以,构成世界基础的物质,都在刹那生灭之中。其原始的基础物质,都没有独立自性永恒的存在。微观下最根本的物质元素,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
356.
对自己的不如意耿耿于怀怎么办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娑婆世界最常见的、最正常的现状就是很多现实不如意。你看看谁家里没有点愁事,没有点摆不平的事,没有点烦心事啊?因为我经常会遇见很多人来找我,跟我说他内心烦恼的事情,所以我已经…
357.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有了成就,心里面就很难受。很多人在生活中不经意会说出这么一句:“怎么他又升官了!”“怎么他又发财了!”这个“又升官”“又发财”表明他的心理是不平衡的…
358.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
359.
修行之人“十不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烦恼和痛苦也于暗处慢慢滋生,于生活,…
360.
禅七与人生
禅与人生,这已经是所有人最为熟悉的话题。但是,禅是不离坐的,所以坐禅与人生该又如何?禅毕竟是需要坐才能明白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坐禅是修道者人生的基本功课。 禅就是要我们能够定心、净心、悟心、…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找到约867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