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文章列表
🌎
BaiFoDian
📁
心灵能量
📄
列表
261.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有一个人,家道衰落。 有一个人原来有钱,但是后来没有了。 他就供奉功德天,早晚都虔诚地礼拜。一直供奉了两年,居然得到了功德天的感应。 信号的缘分对上了。 突然间有一天,听见有人推门进来,一看正是大功…
262.
佛教徒不要只考虑自己,还需考虑别人
我们希望,我们呼吁,我们的佛教徒不要只是为自己考虑,需要考虑别人!大家在公共场合,要考虑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言行是不是影响别人了?如果影响别人了,修养在哪儿呢?信仰在哪儿呢?不考虑别人的人、自以为是的…
263.
浴佛偈
浴佛偈 我进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海,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浴佛偈是寺院在四月初八浴佛节唱的偈语。佛经中记载,佛祖四月初八出生之时,有九条龙喷水为佛祖洗澡沐浴,称为”浴佛“。 作用 浴…
264.
镜子与修行,什么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夫妻如果都是佛弟子,我们称作“同修”,意思是在菩提路上一同修行的菩提伴侣。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对世间夫妻来说,不要说一同修行,恩爱到老都是少数。因为凡夫的情绪往往是,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想要超…
265.
轮回得过且过,修行要认真一点
世间轮回不要那么认真,要聪明一点,轮回就得过且过知道吧。 今天晚上要吃几个菜一个汤,无所谓的。五个菜变三个也行,一菜一汤也可以,生活没有一定的,放松一点,对不对。 请问修行要认真还是要得过且过?(众…
266.
生活的目标不能错
今天为什么苦了?一定是想到那个让自己受苦的人,越想越苦。 苦的表现有很多种形式。性格张扬一点的人,就是拍桌子骂人、发牢骚、讲粗话。性格内向一点的人,就是生闷气:…
267.
佛也过冬至吗?学佛人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冬至?
佛也过冬至吗?学佛人应当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冬至呢?在佛教看来,冬至跟平常的每一天有什么不一样呢? 冬至与佛法 佛要过冬至,因为佛就生活在人世间。虽然当时的印度,…
268.
切记别在死物上用功夫
妄想是个假的,可是因为一个假的生出来了,很多假的跟着也就有了,所以自诸妄想展转相因:因为你生出这个妄来了,于是就像蚂蚁生出蚂蚁、菌生出菌,在很短的时间就会生出很多来。妄想也是这样子!因为你有了妄想了…
269.
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远离痴眷属
为什么说要亲近善知识远离痴眷属呢?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周围都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是那一类的人。所以请不要抱怨你周围的人都是坏人,都是令你看不惯的人。这都是你自己的心感召而来的。你有什么样的心…
270.
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
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资。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那就是修道了生脱死。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命无常,所以要常行精进。“常”就是不间…
271.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法,有一种安乐的境界,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把所有的快乐,都放在我自己身上,爱护自己。但是这个结果,却造成了很多的痛苦,因为你增长自我意识,你启…
272.
人有几个胃?
人有两个胃。一个在肚里,一个在心里。肚里的胃能消化食物,让我们身体健康。心里的胃能消化别人的智慧,让我们心里健康。身心都健康了,才算得上圆满的人生。 如何才能消化别人的智慧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
273.
平衡的妙用是什么?
任何国家、社会、个人都会出现一些矛盾斗争。所有的矛盾斗争,他都是因为某一方面打破了平衡造成的一种结果。所以不管是国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他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平衡。 所以这就要谈到一个话题,就是平衡的妙用…
274.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其实时时刻刻都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切如常,何必念佛老惦记着死亡,应该是身体不好,遇到困难时,才要好好念佛。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正是人生最美的时光,就该好好工作、好好陪伴家人;未…
275.
孝顺父母四大孝、五小孝,一孝不能少!
孝顺父母有四大孝、五小孝,你如何尽四大孝?你如何尽五小孝?这很重要。 哪五小孝? 第一个要颜孝 常给父母给一个笑脸,不要给父母脸色看。 第二个要顺父母之心 要顺…
276.
广学博究,突破自己的狭隘
告诉你,我们的认识就是狭隘,所以要想突破自己的狭隘,必须要“广学博究”。真正地追寻到佛法的根本。佛法的根是什么?空性。我们已经说过了,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的人,那是什么?就是空性。…
277.
悲田与敬田是两种良好的福田,功德最大
布施作福德也如此,有两种良好的福田,功德最大。 一、悲田 把财物分一部分去抚恤孤寡老人,救济穷人,施舍医药,救济灾难等等。这些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就是种福于悲田中。 悲能拔苦,当别人,尤其是有缘的人,…
278.
不可以欺骗蒙蔽共同的财产
所谓欺罔共财,就是欺骗蒙蔽共同的财产。比如两人合伙做买卖,本来挣了十元钱,其中的一个人骗另外一个人说:只挣五元钱,这事也是有的。社会现象比较复杂,出现这样的情况纯属正常,但是我们的佛教徒不可以如此。…
279.
几个消除业障的有效方法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萨。每逢见到出家或在家修行之人,不管其行为如何,他都会恭敬礼拜,并对他们说:“我非常…
280.
学会随缘是人生大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藉口。 何为随?随…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找到约867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