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文章列表
🌎
BaiFoDian
📁
心灵能量
📄
列表
321.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学佛的教法,就是要把自己培养得有智慧。虽然不能一下子变为一个大智者,但是学一点用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天天智慧在增长,这是可以的。 所以每一位…
322.
佛法就是告诉你:走,回家!
有人问:“学佛难不难?” 回答:“不难。为什么?学佛就是学回家。” 问:“可是,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觉得很难?” 回答:“因为他们不想回家?” 佛法本来是种很贴近人个性的教育,针对不同人本身的疑惑和不…
323.
父母应该给子女或后代一个很理性的指导
“《羯腊摩经》适用于各个年龄层的人们。” 可以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学一学《羯腊摩经》,都可以从中受益。 “即使是孩童,也可以应用它的原则,以便成为觉知的小孩。” 小孩儿应用《羯腊摩经》的原则,也…
324.
慧律法师谈正法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佛教没有正法,佛教就失去灵魂。庙盖的再大,只是一个表相、一个躯壳,众生不能离苦得乐的;众生要离苦得乐一定要正法的。正法住道场佛教才有希望。推广正法…
325.
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我们最难抛舍,也让我们最为痛苦的贪欲是什么呢?是男女间的情爱之欲。 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中有众多对情爱的讴歌,俄罗斯诗歌史上的“太阳”普希金甚至…
326.
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的性质可分为三种:即善、不善、无记(非善非恶)。善的欲望需要发扬;恶的欲望需要压抑;除此而外,还有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正常的生理…
327.
改变别人的方法是改变自己
一切圆满都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你的生活美满了,工作顺利了,这就是你的成就。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不要自私自利,把心胸打开,不要狭窄。佛法是圆融一切的。你真正能圆融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佛法是…
328.
成佛前有两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在成佛之前,要有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和目标:先把今生的,乃至当下的一切处理圆满。 路上,有两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一、提升心性 首先,要清晰自己已经选择了今生。 无论何人,何种角色,即然来到这个世界,便…
329.
如何增加福报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财富不一定是我们的,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到哪里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报呢? 一、少贪多舍:舍就是一种布施、结缘,缘结得越…
330.
人生“一字诀” 让你一生受用不尽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改变自己人生观的人事物,有的人因受到一句话的影响,而改变人生的方向,也有人是受到一个“字”的启示,而改变人生的抉择。 人生的“一字诀”是什么呢?有四点说明: 一、为人之德只…
331.
出家因缘
从1949年5月8日入伍,到1960年1月正式退伍,这一段军旅生涯超过了法师少年和尚的年数,但在其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出家的和尚。在退伍后,圣严法师思考未来前途…
332.
做人七品
生而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生活就会与现实脱节,就会与良心相违背。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大都只重视所谓的民生必需品、健康补给品,甚至有各种的医疗备用品等等。其实,在人生的另一个精神层次上,尤其…
333.
出家因缘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无常。其实,有时候生命很脆弱,脆弱到我们没有任何的准备去承受它的生死,所以在活着的每个瞬间,就要活出真正的自己…
334.
别再委屈了,委屈也是负面的
如果一个人心里面所想、所念都是善意的,这个人的生活就充满温馨,感受到的是幸福。 你看我们会经常说我很烦,我很苦,肯定心里面在想负面东西。我没有想啊,我就是感觉很委屈!你看看吧,不打自招。委屈也是负面…
335.
出家因由
梦参法师因梦出家,一生中有过几个重要的梦,第一个梦就是梦到出家,法师自述:“那时候我面临两条道,一个是跟着讲武堂的同学到南京报到,从北京到南京,进入黄埔军校。在…
336.
把嫉妒化为一种力量
人都有嫉妒心,但是嫉妒是不一样的,假如我们的嫉妒心,当时改不了,这种习性改不了,你用嫉妒,把它化为一种力量,不要嫉妒我们的同参道友行善。还是那句话,真想嫉妒,嫉妒我们的释迦佛吧,他早成佛了,你去努力…
337.
出家因缘
据家父说,我们家祖上世代信佛念佛,在佛法中也算有些渊源。一生奉佛念佛的祖母,临终时示现的病痛,却让当时对佛法教理不甚通达的父亲失去了信心。父亲认为,祖母一生勤于…
338.
自律自范,打开通往幸福的道路
生活很丰富,时代也很丰富,我们生活当中,不管从社会上、互联网上看到很多的名人明星,很多的社会所谓成功人士,缺失了自我的规范,忘掉了自身的责任和道德操守,造成了更多的社会道德的滑坡和底线的冲击。 有句…
339.
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大家都知道生气不好,但你平时是否还是忍不住还是要生气?嗔恨心是一切毒的根本。嗔恨心一起,什么人情义理也不顾了,人格道德也不管了,再好、再爱的东西,都因为嗔恨的情绪,就任意捣碎、打坏,甚至伤害到他人及…
340.
修持随喜,消除自己的嫉妒心
嫉妒和傲慢是很难发现的两种烦恼。就嫉妒而言,比如我们今天看到一位师兄去放生,他拥有良好的学修环境,不需操劳衣食住行,对师父有信心,闻思修也非常好。这时我们口中一定会说“随喜、赞叹”,但内心总是有点酸…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找到约867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