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佛教知识
📄
列表
161.出家人对父母的孝心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铭心哪。 唐代有一个子邻法师,由于他出家三年,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回到家之后,就在自己的母亲的坟墓上痛哭啊,都出血呀。就到那个五岳庙,在那里诵经,一定…
162.植物也是生命,难道不是杀生吗
当我向别人阐述为什么我们要吃素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反问就是:假如吃动物会造成动物的痛苦,那么植物也是生命,吃植物难道不会给它们造成痛苦吗? 当然我不认为这么说的人是出于对植物的怜惜才会这么说,他只是希…
163.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各自见两手掌中。持如意珠。从是一一如意珠中。雨种种宝。复从一一如意中。放诸光明。因光明故。…
164.每个人都有光,只是大小不一样
在诸佛派侍者问讯世尊的时候,佛的表现是什么?含笑。问的时候没有答复,就含笑;含笑当中放了这么多光明,光明就是说法,就是音声。 显示这些光明这是佛修来的,这些无量无量的光明就是佛的功德表现。不修,哪有…
165.因缘所生法和非因缘所生法有什么区别?
因缘所生法其实就是有为法,非因缘所生法就是无为法。有为,就是我们刻意去造作的,那肯定就有因有缘也会有果。那无为法是不需要造作,它自然而然就会来临。 打个比喻讲:我们今天要启建一个法会,它需要发心的人…
166.佛教跪拜礼正确方法
第一、站立姿势.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站于蒲团之前,两足作八…
167.谛听的意思是什么?谛听的含义
谛听,就是用心仔细的听。“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这是告诫当机者,对法要生起殷重心,专心听法,好好思惟。谛听能成就闻法之慧,从听而思,思惟其义,成就思法之慧,这叫谛听善思,不是我们意念纷飞。我们的思是…
168.佛门中的称谓有哪些?
所谓“称谓”也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
169.佛弟子修善与非佛教徒修善有什么差别?
很多没有学佛的人,他也有善心,在从事一些慈善事业,做一些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一些行为;我们学佛的人行菩萨道,看上去也是在做一些利他的事业,但是他们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菩萨带有智慧,所以,一个善人跟一个…
170.信愿行的修行顺序是固定的吗?
我们修学佛法本来是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看上去是四个次第,其实它也是一体的。讲到信、愿、行也是一样的道理。体是一体,但开出来的用把它分为三。你不能说它没有次第,你也不能说一定是这样的次第。 就…
171.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辑而成《金光明忏法》开始的。 现在寺院举行斋天因仪式之简繁,就有大斋天、小斋天之别,依“金光明经斋天科仪”者,行仪简易,俗称“小斋天”或“小供天”;…
172.华严经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华严经是佛陀成道之后所讲的第一部经。 华严经卷由来:龙树菩萨悉心拣择龙宫经卷 华严经的由来,是龙树菩萨到龙宫中阅藏,发现原来在世间流通的经典非常有限,其中,尤以华严经最为殊胜,稀有难得。 龙宫典藏的…
173.往生咒是谁传入中国的?为什么能消业?
在我们中国,往生咒是由龙树菩萨传过来的。这个咒并没有一个可供翻译的梵本,而是龙树菩萨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之后,在梦中所感得的。梦中感得的这个咒就…
174.作明佛母
咕噜咕咧佛母又称为「作明佛母」,在汉译经典中则译为「酤罗菩萨」,为佛教密宗掌管权威的本尊,摄十方最殊胜本尊之一,具足大悲密空的大威力至尊,功德遍摄三界自在任运,…
175.密宗的息增怀诛四法
密宗的四种法门:息、增、怀、诛四法,又称为四种护摩。 息法即息灾法,又称为寂灾法,指的是消除外在的灾难、阻障、烦恼及罪业等的修法。修息灾法,可以去除贪、嗔、烦恼,止息国家的灾难。本尊:释迦如来、千手…
176.明心见性绝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
177.业缘的真正意义
什么叫众生?众生是“揽众因而成,逐境而生”。众因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因,揽这五因而成的身体。逐境而生,由这种因缘境界而生出来的,就叫“众生”。 业,怎么会有业呢?这业或者是由言语上造出来的,或…
178. 为什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的经典?
《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分经当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经典,所以仅在盂兰盆会期间诵读它,后来通过学习一些大德的讲解,受到启发,才晓得这部经,可以说,对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关系都是非常…
179.佛教四悉檀是什么意思?
佛成道后,受大梵天和帝释天的祈请,开启了佛陀49年弘法利生的生涯。《中阿含》第56品罗摩经记载,佛在前往鹿野苑度五比丘的途中,路遇裸形外道优婆,外道看佛相好庄严,极为清净,就问佛,“尊者,您如此梵行…
180.佛弟子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 不容忽略
说到佛法,如来所说一大藏教,无非为拔济众生。而法门虽多,总不出戒定慧三学。即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欲求获得自利方便,亦须以戒为首要。 我们为佛弟子的人,应本着如来的大悲心肠,对于佛的净戒,处处…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找到约977条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