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BaiFoDian
📁
佛教知识
📄
列表
41.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是慧能第一次见到五祖弘忍时所回答的佛语。 禅宗的六祖慧能在开悟之后决心四处求学禅法,他开始在宝林寺,住了不久,又到了乐昌西石窟,跟随智远禅师学禅,智远发现他慧根很好,于是劝他…
42.
是谁把神会封为禅宗七祖?
神会北上后一直在洛阳传播南宗禅学,至德元年的神会已经八十九岁,正赶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兵,攻陷洛阳,开始进攻长安,唐玄宗仓皇带领臣子出奔西蜀。而前方军队因为军饷缺乏,于是玄宗采用右仆射裴冕的临时建议…
43.
何谓“南宗禅”?
“南宗禅”是与“北宗禅”相对称的。慧能在江南布化传法,所以叫南宗禅。禅宗从五祖弘忍处分为慧能与神秀两支,神秀在北方传承,慧能在南方传承,所以有“南能北秀”的说法。“南宗禅”的禅风完全摆脱之前的佛法学…
44.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快一点达到。 比如说居士们就喜欢啊,喜欢写牌位,拿钱写牌位,这叫贪图速达,意思一下就好了。有一些居士来这里写,能写好几天呐,祖宗八百代都把他写出来…
45.
居士在寺院挂单应注意的事项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僧衣挂在名单之下,表示暂住,因此称这样的投宿为挂单。后来也用在居士暂…
46.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在家居士不能叫僧团,居士称优婆塞、优婆夷,在律上有明确的文字规定,这文字不能随便用的。在家居士《有部律》翻译叫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之前的翻译叫做优婆塞、优婆夷。 僧是属于出家人,叫僧伽,翻成中文「僧…
47.
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两件事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就是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杀生跟淫欲这两个是最严重的,这当中又以淫欲最为根本。从生死轮回来说,淫欲最为根本,从自利的角度最为根本。 那应该怎…
48.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会产生这么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有一种功德相在支持着你,一般懈怠…
49.
佛教不是说的,而是行的
古来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这现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没得古人多,其实古今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分别,就是个人的认识、见解、作法不及古人,既然我们不及古人,就得不到古人确实的受益,原因就…
50.
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福报的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几个字就开悟了!但这是特殊个案。 净土宗…
51.
「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你的心作不了主。别人要怎么样,别人舌头一转,你就快乐,别人舌头一动,你就痛苦。 第二个,你会带动一个生死的业力。你临命终很难逃离…
52.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地方,你没有修行也就罢了,你说佛陀加持你,可以!这个我们可以接受。你凭什么受持七宝池八功德水?因为弥陀本愿摄受,这个我们也接受。 但是关键的一个问…
53.
逆行菩萨
菩萨有一种“逆行”的法门,凡是打击你、压迫你、刺激你、欺负侮辱你的人,使你爬不起来的人,佛教都视为是“逆行菩萨”。 不要认为刺激你的人是仇人,压迫你的人是冤家。因为坚强的意志力,往往是从磨炼中培养出…
54.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竖出诸恶趣,一定要断见惑、思惑才能出离三界。 那么净土法门仰靠佛力,没有断见、思惑,以信愿持名感通佛力,…
55.
佛祖为什么不穿鞋
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不论是寺院庙宇里的雕塑,还是字画玉器上的造像,几乎所有佛菩萨都是赤脚,佛菩萨为什么都不穿鞋呢? 《佛说处处经》中写道:“佛不着履,有三因缘: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现足下轮;三…
56.
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在做人方面,儒家圣师孔子了达众生虚情假意的劣根性,故所提出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就有“诚意”一条以修养身心。真诚方可参赞天地之化育,不…
57.
犍稚的功用是什么
犍稚本为木制,与后世所谓的“板”,和鼓、铃等功用类似。在《玄应音义》卷一中说:“稚,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此云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椎、稚…
58.
何谓「无为法」
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灭的法,均由众缘造作而有生、有灭,故名有为。真如等六种,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生灭造作,故名无为。略有四义:(一)不生不灭,即简生住异灭四相。(二)无去无来,即简非属…
59.
什么是“住”、“止”、“定”
由古到今,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首先总是会碰到心该如何“住”的这个问题。如果此心“住”不下去,那么即使是念阿弥陀佛也不管用,该如何降伏心中的烦恼妄想。 佛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当你有求道之心、一念全…
60.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一、五趣杂居地:同为散地故合而为一。 二、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离欲界之欲及恶不善法,生喜乐之受。 三、定生喜乐地:即二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找到约98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