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BaiFoDian
📁
佛教知识
📄
列表
21.
烦恼即菩提
读《六祖坛经》,里边有句话叫做“烦恼即菩提”,我们可以理解“烦恼”这个词,对于“菩提”就有些模糊,一般翻译为智慧,在我们的头脑中,烦恼和智慧好像是对立的概念,但仔细想想,烦恼和快乐是对立的,愚迷和智…
22.
浅说地藏经
导语 在我们中国汉传佛教的信仰文化中,四大菩萨的精神是我们佛教徒修学菩萨道的榜样。即:文殊菩萨的大智,观音菩萨的大悲,普贤菩萨的大行,地藏菩萨的大愿,可以代表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 地藏菩萨在释迦如来…
23.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住、坐、卧四种威仪的偈语。《四威仪偈》共有五首偈语,分别为《行威仪》《住威仪》《坐威仪》《卧威仪》和一首综述四威仪的偈语组成。 行威仪 《行威仪》…
24.
佛教如何分析“乐”?
云何乐?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身不堪任性。心不堪任性。所得身滑性。心滑性。身软性。心软性。身堪任性。心堪任性。身离盖性。心离盖性。身轻安性。心轻安性。身无燋恼性。心无燋恼性。身调柔性。…
25.
大乘法的二十种空
在大般若经五十一卷中,佛说大乘有二十种空,菩萨应该修学,分别是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
26.
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切万法的生起和还灭,都是因为「心生」、「心灭」而有。《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要我们把「心」安住一处,必能所作皆办,无功不克。…
27.
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经典上经常提到佛陀「放光」,究竟佛陀放什么光呢? 我们就用《金刚经》里的一段话来说明佛陀放光。「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8.
【因缘】是什么意思?佛教中因缘的三层意思
因缘 佛学术语,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多因一果。 …
29.
佛说远离贪睡的十种方法:试试看哪种好用
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佛遗教经》 睡不醒的冬三月 “春困…
30.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 这首诗偈道尽了禅师们安贫守道的高旷禅风。 自古以来,出家人三衣一钵、竹杖芒鞋,到处参访,随处行化,他们不是为了吟风赏景,而是为了寻找一个重要的东西,…
31.
什么是“东山法门”?
据载,弘忍自7岁时跟随道信左右,一直不离不弃,所以“得付法袈裟,居冯茂山,在双峰山东,相去不远,时人号为‘东山法师’”。《楞伽师资记》中也记载:“忍传法,妙法、人尊,时号为‘东山净门’。又缘京洛道俗…
32.
寺院名称的起源
寺院是汉语对佛教的宗教场所的通称——也可以说是雅称,因为在口语中,它也往往被称为“寺庙”。 如果考虑到历史上,寺院在文献中的别称可就繁多了。梵刹、伽蓝、道场、佛刹、净刹、精舍、兰若、丛林,都还是比较…
33.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看看八风中大家都认为是好的“称、誉、利、乐”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称、誉、利、乐”可以说大家都喜欢,所以每一…
34.
五百罗汉的历史来源
五百罗汉,本意为阿罗汉,是梵文Arhat的音译。五百罗汉原意本指修行佛教的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后来演化泛指修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五百罗汉的传说在佛经中是常见的,例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
35.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法华经》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实相具说即诸法实相,真实不虚。诸经论所说的空性、无我、真如、法界、法性、一乘、中道…
36.
佛教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是佛陀所制的戒律。为了教导弟子如律受持,是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的灵丹妙药。戒规虽对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四众弟子制定的,其实对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弟子,同样是应该遵守的。但在受五…
37.
舍利弗尊者为什么号称智慧第一?
舍利弗尊者是佛陀常随十大弟子之一,又称舍利子,即鹙子的意思。他出生在王舍城的一个婆罗门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学者。他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精通婆罗门教法。一次,他和邻村的目犍连出去游玩,见到群众…
38.
何谓“北宗禅”?
“北宗禅”,是唐代以神秀为主要代表的一派禅学。以神秀及其弟子普寂、义福于长安、洛阳为中心弘传的禅法,由于主要活动于北方嵩洛地区,所以名为“北宗”。 “北宗禅”忠实地继承了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弘…
39.
洪州禅地位如何?
在唐朝南宗迅速兴起的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南岳怀让—马祖禅系洪州宗和青原行思—石头希迁禅系从湘、赣两个流域发展壮大,两派迅速传播到各地,并且在各地形成很多传法中心。其中马祖道一的洪州禅在其中更是地位…
40.
沙门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出家沙门?
“沙门”,是古印度出家修行者的通称,意译为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佛教的出家人通常称为“释子沙门”,以区别其他出家修行者。沙门可分为四种:胜道沙门、示道沙门、命道沙门和污道沙门。胜道沙门,像佛、菩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找到约98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