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正信的佛教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佛教网

立地成佛是真的吗

专题《正信的佛教文 / 圣严法师 2018年6月20日
  是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教的教训,正像世俗所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教训一样。

  不过,浪子回头的可贵,是在能够改邪归正,既然改邪归正之后,必须要积极地重建他的人生,才能达到“回头”的目的,才有“金不换”的价值可言。因此,佛教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是从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不必就是真的当下成就了无上的正等正觉──佛的果位。

  所以,在天台宗的圆教的佛,共有六种,称为六即:

  六即: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

  以上所举的六种佛,第一种是指一切的众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地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指的“理即佛”。第二种是指已经听了佛法的人,知道自己本有佛性,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第三种是指已在修持佛法,已能降伏(不是断除)烦恼的人。

  第四种是指已经六根清净快要进入圣位的人。第五种是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到了第六种,才是真正的成佛,才是佛果的圆满,才是无上正遍知觉。

  由此可见,“立地成佛”的佛,大概是指第一种的“理佛”或第二种的“名字佛”,而不是第六种的“究竟佛”。因为从“放下屠刀”的时候起,已是佛性圆成的起步点,称为“立地成佛”,等于是说“回头是岸”。事实上,放下屠刀并非马上就是佛,苦海回头也并不立即就在岸上啊!

  懂了这一层道理,对于禅宗的开悟,也可以触类旁通了。许多人以为“即心即佛”、“明心是佛”、“无心是佛”、“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等等,都是成佛的意思,并且以为一旦开悟,“黑漆桶兜底打穿”,便是成佛了。

  其实,开悟并不即是成佛,乃至也并不即是见道,比如宋朝的高峰原妙禅师,自称他一生用功,大悟一十八次,小悟不知其数。可见,开悟并非成佛,如说开悟即是成佛,乃是成的“理佛”乃至“相似佛”,而绝不是“究竟佛”。充其量,禅宗的开悟,相近于“得法眼净”──见道──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地而已,所以禅宗破了三关──本参、重关、牢关之后,才是走出生死之流的边沿。如果以天台圆教的“六种即佛”来衡量,禅宗破了第三的牢关,也仅同于第四“相似即佛”位。正因如此,禅宗的祖师,当他们参到一个“入处”──黑漆桶兜底打穿之后,往往倒要隐于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了,因为他们尚未进入圣阶,充其量,是走完了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三大阿僧只劫的第一阿僧只劫届满。

  从这一点看来,一些只知盲修瞎参的禅客们,可以把神智清一清了,因为,他们纵然已经破了三关,也不过是贤位的凡夫而已。
  谢谢你看完 圣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下一条 佛教对于现实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