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教网

不眷恋,也不逃避

文 / 圣严法师 2025年1月4日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苦」这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观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个人的人生观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确,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作茧自缚、自找麻烦。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就是因为常常庸人自扰,才被称为凡夫俗子。
  佛法所说的「苦」,实际上是人的忧、悲、苦、恼等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是从自我的观念所产生。所以,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观念一改变,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遭遇了苦难,但只要心中不以为苦,也就不觉得痛苦了。例如我们心甘情愿为儿女、配偶、亲人而牺牲,或是心甘情愿为理想、信仰、心愿而奉献,就不会觉得痛苦,反而会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心里觉得非常踏实。虽然同样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没有任何不喜欢、不愿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确的观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只是暂时的存在。如果体认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老是痛苦的自我挣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够采取面对、接受问题的态度,并努力加以改善,而不会感觉到忧虑。
  因此,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会明了,事实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观念所造成的。现实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可怕之处,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会消极悲观、逃避现实。从经典以及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脱,远离世间的痛苦,他仍没有抛弃这个人间,反而更深入世间,为救苦救难而努力。所以,如果认为现实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极悲观、逃避现实的观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说的「入世」,并不一定等于一般人所认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恋世」三种名称,一般人所谓的「入世」通常比较接近「恋世」,无非是贪恋世间的虚名、浮利、男女情爱,以及种种虚幻不实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萨,虽身在红尘之中,但并不被世间种种物质诱惑所困扰、淹没,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观念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人间,而是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义。我们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恋世,既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谢谢你看完 圣严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延伸阅读 为何修慧比修福更重要 我们常常说要“福慧双修”,修福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结果是怎么样?…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时,佛陀会建议你…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万法,为…妄想本来是空的,清净本来是有的 我们经常忘掉我们心是清净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牵着走。诸位…烦恼活动的时候,为何提佛号没有用 其实妄想、执着是长时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一般在修行强调调…现代居士学佛多年,为何没得到佛法的利益 现代居士信仰的淡化,虽然学佛多年,却没得到佛法的利…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合花开,白天…

© 2018-2025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