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佛教知识
📄
列表
821.什么是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梵名Ekadasa-mukha), 是六观音之一,在六道中主救度阿修罗道的一切众生,全称为十一面观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其梵文的意译为十一最胜或十一首,有时又称为大光普照观音,由于…
822.幢作为持物有何象征意义?
幢(梵名Dhvaja、ketu、pataka),又称作脱、宝幢、天幢等。为旗的一种,即附有种种丝帛,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的旗帜。而幢、幡亦经常一起出现,作为庄严道场之器具。 幢原用于王者之仪卫,或作…
823.什么是加持,加持是如何发生效用的
问:什么是加持?什么是气场?加持是怎么发生效用的?在家人可以为他人加持吗? 答:加持这个词,在佛教中很常见。如唐实叉难陀三藏所译《华严经》卷六云:“佛所加持无有边,愿示此法令清净。”一般人见了出家…
824.持物有哪些种类?
持物是指佛菩萨手持的物品,尤其在密教的诸尊像中,更以此来表示契印与尊像的标志。佛菩萨与诸本尊随着其化现的形象不同,也展现出不同的手势,持不同的持物,就如同佛菩萨的另一种表情与语言,将他们的心意传达给…
825.正知见什么意思
修行的观念称之为「正知见」,修行的方法是「正行」,而「正精进」则是指修行的态度。这几项要能够互相配合,如果缺少其中一项,打个比方,不是失明的瞎子,便是缺腿的瘫子,但是配合起来,既能看得见,又能走得快…
826.般若是什么?如何通达般若妙智?
何期自性,本自清静;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慧能大师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般若是每个生命本自具足无限的…
827.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怎样念佛才能功夫得力?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问得非常之好!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之浅深”,这话说得好。 祖师大德教给我们,要老实念佛,“实”是“实实在在、老…
828.刹、宇、庵、堂,有什么区别?
刹、宇、庵、堂四个字,常在大家的嘴边说与耳边听,但是真正明白其中意义及来源的人,则又并不太多,然而普通人不懂没有关系,佛教徒不懂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如今且把他们分别介绍如下: 一、常常有人问起出家人:…
829.何谓“善护念”?
“善护念”一句出自《金刚经》:“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善护念即好好地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以及意念。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别的任何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可概括为这三个字——善护…
830.佛教法器:三宝印
佛教寺院中刻有‘佛法僧宝’四个字的大印,叫做‘三宝印’。‘三宝印’的印文:有篆书的、有隶书的、也有梵字的。它的形状:有方形的、有菱形的、也有圆形的;但以方形的印…
831.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是寄居的寄,果报的报。大概是说,菩萨修行功德圆满以后,比如说十地菩萨,他在成等正觉的时候,会在摩醯首罗天,也就是色究竟天。 我们有听过此前内容的,就知道我们在欲界,再往上…
832.佛教中的判教是什么意思
判教,就是对释迦牟尼佛讲的教法进行分类。 按佛祖讲经的时间分为五时间段: 第一,华严时。佛祖成佛后,第一时间讲的就是《华严经》 第二,阿含时,属于原始佛教,主要讲《阿含经》 第三,方等时,主要讲净土…
833.僧乃合和众
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合和众,指信奉佛陀教义,依佛陀教法修行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团。僧含有群众或聚的意思。以四位以上的出家人在一起办道,而且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纪律的修行团体…
834.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于西元1983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机械工程系,役满之后,进入中国钢铁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时有都市佛学院因有好感遂往参加,讲课法师适为慧天老和尚,是为法师初入…
835.健康是修出来的不是吃出来的
现在人很讲究营养,或者喜欢吃肉来补充,或者喜欢买营养品,而且很贵的。其实,越讲究,越容易生病。许多病都是营养过剩。有的小孩,才几岁,吃的白白胖胖,胸部都有些大。那大人吃个啤酒肚,看起来很壮。这些都是…
836.中国的佛塔有几种类型
1、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这种塔的每层间距比较大,一眼望去就象一座高层的楼阁。 2、密檐式…
837.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1、广结法缘: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所以朝山者能以虔诚的心朝礼,即能感得种种瑞相参与的众生都为求法而来,与佛结缘,与众生结缘,非常殊胜难得。 2、消除业障:所谓修行,不外 随缘消旧业…
838.什么是“苦乐中道”?
苦乐中道可以说是佛教用中道思维解决的最早问题。在佛教产生之初时主要流行两种处世哲学:一是以顺世论为代表的享乐主义,一是以耆那教为代表的禁欲苦行主义。 顺世论反对禁欲,肯定人应该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幸福的…
839.什么是夜叉?
夜叉(梵名yaksa),又作药叉,意译为捷疾、威德等。即止住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类或守护正法的鬼类。 夜叉的种类可分为地行、虚空及宫殿飞行等三种。地行夜叉,…
840.什么是“不受福德”?
佛法虽讲因果,但佛法流传世间的主要目的就是断烦恼。断烦恼是指令你的内心世界平和,不论外面世界如何动荡,但内心是平和的,内心无烦恼贼的扰乱,如此即安住了。从开始学习至入圣位有成就,得成于忍。忍是不动的…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找到约98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