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BaiFoDian
📁
佛教知识
📄
列表
701.
出家不是一个形式,是非常慎重严肃的事情
有些人说:“出家就是个形式。”这样说的人根本不了解出家的意义。如果出家只是个形式的话,那佛就是搞形式主义了,因为这是佛提倡的。 出家不是一个形式,而是非常慎重、非常严肃的事情。 头发一剃就标志着要绝…
702.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什么意思?极乐在心外还是心内?
“通途法门”是指净土法门以外的其他法门。“通途法门”经常讲一句话:“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意思是心之外没有佛,在心之外去找佛,是找不到的。佛在哪里呢?佛在心中,心即是佛。 怎么来看待“心外无佛,佛外…
703.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这两个概念有本质上的不同。“随缘”是具有着佛法智慧的一个名相,就随顺时节因缘去做事。“攀缘”就是有心意识去勉强地、有策划地去攀比,攀上某种机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随缘,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件善事,或者要…
704.
善知识具备的八种德相
学佛的人,要想趣入正法,解脱烦恼,证得无上菩提,首先就得亲近善知识。古德说: 总摄一切授首,不舍离善知识。 学佛的人,亲近善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末法时代,相似善知识,到处都有,如果不明了善知识应具有的…
705.
什么是一体同观?
《金刚经》在中国特别流行,有其原因。第一、慧能大师因为此经明心见性。第二、真正受五祖付法传衣的是曹溪慧能大师。 还有,六祖大师弟子神会在西京长安除了推崇《金刚经》之外,最重要是传扬南宗顿教。因为当时…
706.
菩萨得到大富有果报的四种修持方法
在《佛说须摩提菩萨经》中,佛陀曾经说过:菩萨有四种方法,可以得到大富有的果报。 那是哪四种方法呢? 第一是布施以时。 什么叫布施以时呢?这是需要有大智慧的。 在一般世间人看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707.
什么是业障?业障的表现有哪些?如何消除业障?
什么是业障? 业障,指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 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
708.
什么是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我们经常讲菩萨,“菩萨”其实是略称,全称是“菩提萨埵”。因为中国人喜欢简略,所谓“秦人尚简”。《心经》就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昙鸾大师解释说:“菩萨”者,若具存…
709.
出广长舌相是什么意思?
佛学术语bai,梵语prabhu^duta-jihvata^,或 prabhu^ta-tanu-jihvata^,巴利语pahu^ta^-jivha。为佛三十二大人相zhi之一。又作广长轮dao相。…
710.
什么是上根、中根、下根?什么是顿悟?
上根、中根、下根,佛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叫三草二木:上根的人像大树,中根的人像小树,下根的人像小草。天下大雨的时候,大树接收的雨水最多,小树接收的雨水少,小草接收的雨水更少,如果洪水再大了,把草…
711.
具体怎么回向
“回向”,看似简单,但是,认真的信徒觉得还是有点不明白,需要知道具体怎么回向?生怕“回向”的指令出错,这功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回向,就是我们念佛、诵经、拜佛、修桥、慈善,乃至作一点善事之后,希望…
712.
五根是指什么?色法之五根
五根的「根」梵文indya,它有最胜、增上和光显这三个定义。「最胜」就是它的胜用,是指根有取境作用。即它能将它的所缘对象的讯息(色声香味触)纳摄进来,好像一个接收器接收电波一样,将信号吸收进来,这称…
713.
什么是伽蓝?伽蓝菩萨是谁?伽蓝菩萨的三位代表
伽蓝是什么意思? 伽蓝又称为僧伽蓝,是梵文samghārāma僧伽蓝摩音译的简称,意为“众园”,即大家住的地方,特别指的出家人所住的园子。慧苑《华严音义》中记载:“僧伽蓝,具云僧伽罗摩。言僧者,众也…
714.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把这个妙觉圆明、圆照法界的功德发挥出来了。发挥出什么自在功德呢?在这个生命当中,我会出现两种状态: 第一个,“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种理事无碍…
715.
佛法中“执著”的意思是什么
“执著”这个词虽然在学佛人的圈子里被经常性地使用,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明白“执著”的内含。事实上,在佛法里面,“执著”这个词是指心将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执为实有。 譬如,如果有人在黑暗中将一根麻绳误认为是一…
716.
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诸如来所赞叹。 《瑜伽师地论》中讲到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第一,持戒者观察自己戒律清净,心里没有生后悔心,由于没有悔心,欢喜油然而生,身也…
717.
南无无边香最上王如来
「南无无边香最上王如来」 听闻此佛号可以世世知宿命,知道前世今生 复次迦叶。南方去此佛刹。过三十五世界。有世界名妙香最上香。彼土有佛。号无边香最上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现住彼教化利益。 迦叶。彼无边…
718.
心可以做佛,心可以做魔!
我们在讲六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时,曾经讲过禅波罗密,所谓“禅”就是静虑思惟。思惟达到:不再人性化的困扰,不再住着在二元的世界里,就像刚才所说…
719.
改恶行善,罪自消灭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错事,肯承认错误,生惭愧心,深信因果,便要痛改前非,不复再犯。‘改恶行善,罪自消灭。’若能改过自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罪则消灭。忏悔有事忏与理忏两种,当知往昔所…
720.
如何忏悔业障?
“忏”是忏其前愆,把曾经的罪行要改了它;“悔”是悔其后过,让今后的罪行不再生。所以,悔过可以说是已生的恶令它断,未生的恶令它不生;也可以说是已生的善令它增加,未生的善令它生;也可以说是已生的善令它生…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找到约983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