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041.风水能改变命运吗?是什么在决定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命好,不但要好命,而且要长命。无奈事与愿违,生命中不如意之事偏多,在诸事不顺、灾厄不断的遭遇下,很多人会开始尝试“算命”,希望藉由算命来寻求“改运”。因此,求神问卦、问签诗、问签杯…
1042.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慧而出三界,证解脱果,这是相当花时间的修行方法,对于一般人而言,的确难得有此因缘修成四念处…
1043.杀生的范围世间所有一切生命吗?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或称为白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于成佛;其…
1044.什么是皈依?皈依仪式的重要性
什么是皈依? 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础入门。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
1045.“不逢八难,不缺四缘”是什么意思?
在《药师宝忏·卷下》说‘不逢八难,不缺四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逢八难”,八难像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没有时间听法修行,在地狱里老在受苦,饿鬼也是饥饿受苦,畜生愚痴,都很难学佛修行;在长寿天…
1046.三灾是什么?为什么能破坏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
三灾有小三灾、大三灾。世界之消长乃依成、住、坏、空四劫永久循环不息。小三灾起于住劫之末,大三灾起于坏劫之末。小三灾就是刀兵灾、疾疫灾和饥馑灾。刀兵灾就是到灾难来的时候,人们就拿着凶器互相杀害,而且草…
1047.菩提心与大悲心有何区别?
“菩提心”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大悲心”就是慈悲心,即予众生乐,拔众生苦之心。大悲心属于菩提心的一部分,即下化众生的部分。 发菩提心首先要对这个世间生起厌离心,而且这种厌离心要建立在大悲心的…
1048.在家佛教徒可以化妆吗?
佛教不反对在家信徒进行适当的化妆,因为这样即能使我们拥有一个身心庄严,干净整洁,气质优雅的外在形象;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能随顺大众的审美,令大众心生欢喜,从而更愿意亲近三宝,这完全符合菩萨道…
1049.化太岁与佛教有关系吗?
化太岁与佛教没有半毛钱关系。化太岁不是佛法正行,若佛教四众弟子去“化太岁”,说明不信因果,改信太岁了,那就不是佛弟子了,也丧失了三皈戒体,需要重新皈依。佛教徒之所以不能“化太岁”,是因为: 一、佛教…
1050.什么叫“狮子吼”?
在寺院法堂的法座两侧有一副对联“登法王座,作狮子吼”。佛为人中至尊,是证得一切种智之人,对一切法无法不知、无法不晓,因此,佛被称为法王,他讲法的座位称为法王座。佛灭度后,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重任落在…
1051.什么是“爱乐”?怎么“爱乐大乘”?
所谓的「爱乐大乘」,那么怎么爱乐呢?对于大乘佛法,什么叫做「爱乐」?你真正爱乐大乘,你对佛法的修学你是放在心上的,无论人多人少,无论是风是雨,你都不会忘记你要修行、你要念佛,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1052.君子不会犯第二次过失
所谓“若人有过”:意思是:如果人有过失了,哪怕你去造业,造恶业。业当然有善有恶,可以告诉诸位的是,善业也可以成为业障,恶业更是障碍,所以无论善业还是恶业,它都是障碍,怎么样? 所谓“自解知非”:自己…
1053.对无奈的一些事相,我们怎么处理?
对事相上这些,无奈的一些事相,我们怎么处理?尽最大努力去做,尽最大努力去救护。如果说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那就没有办法了。你把这个心里受不了,怎么去做?化受不了,…
1054.为什么要印经、听经?开智慧
我们常劝大家要布施印经,要多听讲经,其目的就是为了开智慧。印经布施,让大众听闻大乘,自己自然就能听闻大乘,能遇大乘正法,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你看这世间要学佛的…
1055.恶还本身就是自作自受
《佛说四十二章经》之第七章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
1056.学佛、修善真能消灾延寿吗?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危。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是为善去恶。 消灾、延生的原理…
1057.八风吹不动里的“八风”是哪八风?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自认为禅定功夫了得,在一次禅坐后,做了一首偈子,叫书童乘船送到江南给金山寺佛印禅师看,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禅师见后,即批“…
1058.佛教的爱是不是太无情了?
“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持着这种超越生死的态度? 对佛弟子来说,绝不会因谁的去世击鼓而歌,不论是至爱的亲友还是曾经带来伤害的人。但也不会像世人那样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佛法告诉我们,…
1059.不想跟别人结缘怎么办?
这里有人提问:“请问师父,不想跟别人结缘怎么办?” 你不想跟人结缘,跟什么结缘?躲到山里头,跟动物结缘?或者跟鬼神结缘?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不想跟人结缘,那是做不到的。你每天总要吃饭吧,吃饭你就要买菜…
1060.忍辱是懦弱吗?忍辱和懦弱的区别
忍辱是否是一种懦弱的体现?如果不是,那何谓忍辱,何谓懦弱?该怎样把握尺度? 忍辱是一种智慧,即在明了事情的因果和真相后,以不争辩、不对立的方式,坦然接受,并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而懦弱是胆小怕事、唯唯…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找到约1792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