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文章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心灵能量
📄
列表
501.看看需求是否无害,不要因此给自己埋下祸根
人每天忙来忙去,除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满足由欲望引发的、永无止境的附加需求。 有些需求本来是无害的,就像“饥来吃饭困来眠”那样,只是维持这个机体的正常运转。但经过欲望的催化,这些…
502.家风各有不同,动机很重要
自古以来佛门里就有说:“家风各有不同,动机很重要。” 作为我来说,我常常反省,我做这些的动机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我做这些的时候,所谓的方便法门,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所谓夹杂的名和利吗?是为了增加我们轮…
503.开悟是通过长期的熏修,发现了自性
开悟是通过长期的熏修,发现了自性了,见性即为开悟。通过长期的熏修见性了,见性待有一个,很多的前提,得必须是通过修行佛法,因为只有佛法才是了脱之法,只有佛法才能讲到佛性。明白吗,只有佛法才有能够开悟的…
504.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要给别人犯错的机会,别人才会接近你、亲近你、跟随你。总是给他机会,他便总是跟随;永远给他机会,他便永远跟随。只给一两次的机会,他也只能跟一两次;一次机会都不给人,就没有人会跟随。 人总会犯错。人犯错…
505.群居防口,独坐防心
[1]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2]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3] 修行就是要“养拙”…
506.智慧的人能把握规律,并付出实际行动
凡事,都有其自身的缘起和发展规律。 这提醒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应规律,还要把握规律。 一个人,能成就什么样的事,这既和能力有关,也和他的初心、决心、恒心有关。 没有谁的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生命中遇到的…
507.请常念观音心咒,布施饿鬼
在倒剩饭剩水、丢口水鼻涕鼻血、大小便等之时,念诵观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舍,将其布施给常时饱受饥渴巨苦的饿鬼道众生,因观音菩萨及心咒的加持,即使一粒米一滴水,也会…
508.学佛不是求啥得啥!给自己一个定位然后做好
学佛不是向佛去祈求福禄寿!不是求啥得啥!虽然学佛的过程中会有感应,会拥有这样的一部分内容,那只是学佛收获的副产品! 学佛的根本是让你拥有智慧!让你去观无常!让你的心性无比强大!如此,你就会活的坚强,…
509.做个比较优秀的学佛修行人
如果我们不能物随心转,那么我们就会非常痛苦!不能证明自己学好佛法,也没有法喜充满,自然也没有自己身份的担当。 所以我们认为真正有佛法修行的人,一定是一个高度负责的人,一定是一个在社会上让人感觉比较优…
510.永远唤不醒装睡的人
我们要在三皈依的基础上去学佛,这个信仰才可以保证!这个信仰才能够让我们坚持走下去! 就像我们的《菩萨戒本》里边说的,要去正法的寺院听经闻法!如果你不听闻正法,不但对信仰不负责任,而且误导他人! 有人…
511.富者与穷者应作如是观
‘贫穷’和‘富有’是两个相互对待的身分名词,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贫穷的人不是富有,富有的人也不是贫穷。其实不然,世间上贫穷的富者,富有的穷人,比比皆是。 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内心充满安乐,你…
512.福报从哪里生起
布施中,无贪心是最为殊胜的。比如你为了求平安、求健康而去做供养,并不是对佛生起了恭敬心、感恩心,这样的心就不够真诚。你是有目的的。布施众生,是以慈悲布施的。若是你图回报,图异熟果,就不是以慈悲心做的…
513.生命需要温暖地呵护
现在年轻人普遍感觉到生活压力很大,活着很焦虑,感觉生活成本很大,未来很渺茫,结果许多痛苦摆脱不开,把人生活出了许许多多的悲哀。 青春的焦虑,青春的忐忑,青春的伤痛,引发了许多年轻人的思考。为什么会这…
514.心灵的自由就是解脱
心灵的自由就是解脱,每一个人都有许多的烦恼、许多的心结,你解开一个烦恼,就能够从这种烦恼所制造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当你所有的烦恼都被彻底地止息了、清除了,心灵里面再没有任何的躁动不安,心无挂碍,就…
515.观想不要用力
有些人初学时观不起来,不要乱想,意识上知道即可,如乱想会神经错乱。其实观想很简单,比如说我提到你住的家,你一想到家,家中的样子就会起来,一提起就有,观想原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硬去想,那是妄想,不是观…
516.用心来对我们的父母
佛教里说的大孝,就是自己能够真正地学佛。自己学佛,发愿断恶、修善、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从你发愿开始,就在真正地利益你的父母。如果你真正地能够依佛的教不去做杀生、…
517.问世间情为何物 你猜佛说了什么?
感情是什么? 我们经常讲感情,文章中也能把经常看到描述感情的文字,生活中跟朋友聊天也会聊到我对我的家人感情很深。感情实在是个常见的东西。 情是什么? 那么先说情是什么?古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情这个字…
518.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却忘了世事无常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过去,世间任何东西都会“过去”,“现在”不过是暂时的停留,“未来”的还是未知数。 有人说“过去比现实美丽”,有人说“现在比过去进步”,所谓“白头宫女…
519.浮生若梦
司空本净禅师写过一首偈子:“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他把一生视为做梦,梦中吵吵嚷嚷忙忙碌碌,一旦开悟就像从梦中醒来,万般皆休。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也谈到梦:“梦中明明有六…
520.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知道释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缘故。 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么大事,就是人们的生死大事。列位要知道,人人都有一个本来面目。这本来面目,在佛教的…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找到约867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