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文章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心灵能量
📄
列表
481.人生的三个顿悟:忍,善,悟
佛说: 人高在忍,诸事能忍品自高。 人贵在善,积德行善方为贵。 人杰在悟,悟透人生则杰。 英雄未必在成败,在其身体力行。 人高在忍 光从这一点看来,忍是很难受的事。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也不可能光靠…
482.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有一位朋友常常因为生气而责备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反身自问。如果光是责备别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如果能反身自问,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
483.浮躁的社会 心静者胜出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
484.学佛?就是学开心啊,快乐学佛法!
为什么会不开心呢?我在烦昨天那个人。昨天那个人对你很好吗?没有啊!我都烦他。既然他没有对你很好,你为什么老是想他呢?我才不想他呢!你看,还嘴硬。你都烦他,就说明很想他。想人是有两种的,一种是爱,一种…
485.吉凶祸福皆由心念所造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 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
486.用宁静的心灵拥抱世界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在频繁的接触中,难免会跟别人发生磨擦或冲突,或是,因为外界事物而影响自己的心境,这是现代人普遍的困扰之…
487.生命有十件无能为力的事,看完你就真正放下了
生活中,并不是只要努力就什么都可以的,不只是你,我们都一样,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正处于烦恼,迷茫中的人,看了这生命中无能为力的十件事后,相信你会懂得很多,放开很多,得到很多! 1.离你而去的人 离你远…
488.善解人意,正是善解自心
父母亲对自己有方方面面的教诲,得理解。这个说法其实是很中性的,什么意思啊?这意思是说,你可以左边理解,可以右边理解。这并没有说,父母说的必须照着去做,只是说要理解。我们的父母是凡人,他们的很多观点是…
489.为什么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
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活着也不耐烦,念经也不耐烦,反正就是各种的不耐烦! 我讲的这一点大家要引起注意,以后能够与经相融,使生命享受其中。经与心相融时,就会发现,吃饭没有念经有味道。这就提醒我…
490.不起嗔恚,每个人都是最美的
不动佛在因地做比丘时,发愿绝不生气,不起欲望,绝不退转。如果退转,宁下地狱。将来成佛以后,名为不动。所有地狱、鬼道、畜生道、临终的人、要死的人,听闻、看到我的名字、咒语、想到我,马上脱离三恶道。所有…
491.空船理论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 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 结果撞上来的竟…
492.善用念头 是心作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很多人是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眼睛不知道在看什么,东张西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厕所里面,上厕所看这边画…
493.说真实语,修至诚心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身口意三业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须从你的真实心里面透显出来。不能作伪,不能装假,不能外面表现成很贤良、很精进修行,实际上是心口不一,自欺…
494.何为忠?以至诚立身行事
忠,“德之正”也。我们看这个“忠”字,“心”上面是一个“中”,我们中国人的“中”啊,意思非常深远!虞舜禅让天下给大禹的时候,治理天下十六字诀,就谈这个“中”的问题。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495.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贫穷,通常是指物质生活比较贫乏。对一般人来说,贫乏的物质生活的确有些困苦。所以,社会的发展往往是把物质的繁荣放在第一位,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毕竟,物质生活困乏而又能够精神生活充实…
496.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年少之时,精神清利,正好可以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世出世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无过于念佛成佛。这话说来不少朋友一时还难以理解,很多人认为,学佛尤其是念佛,那都是老人家的事情。如果年纪轻轻就来学…
497.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
常言说:无事一身轻。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烦心,的确是一大福报。所谓清福,就是清闲是福。清闲的时候,心无事扰,正好可以用来忆佛、念佛,享受清净法喜之福。当然,对很多人来说,每天都这么清闲,的确是很少见的…
498.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出家修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龙树菩萨曾经这样赞叹: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出家的功德之所以殊胜,正是因为打破了自我的局限。所谓出,正是超越的意思。所谓家…
499.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
社会上常说的聪明人,多半是通晓事理、能够为自己好好规划的人。聪明人总不会让自己吃亏,既然如此,那就更应当好好念佛。因为真正聪明、尤其是智慧之人,明了人生一切皆是无常,唯有回归净土才是真实的归宿。聪明…
500.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学佛修行,并非是每个人都要剃发染衣,过出家生活。对多数人来讲,能够把佛法用在当前的日常生活当中,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了。在家学佛,以家庭生活为主。自己学习佛法,要让一家人都能够有机缘从正面了解佛法,至…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找到约867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