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一日禅
/
列表
🌎
BaiFoDian
📁
一日禅
📄
列表
601.
丰富自己人生 丰富别人人生
最好的给予是给予希望,最好的帮助是帮助别人实现理想!21世纪的成功不是你赢了多少人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一个人最大的价值是被人需要,受人尊敬,受人爱戴。我们拥有了公平机会,良师益友。因此知恩感恩,知福…
602.
以随缘的心面对生活
压力太大了,往往是由于欲望太大了。所以,即使你不能完全放下,至少也要懂得少欲知足,生活中学会随缘,不要让心中的贪欲过度膨胀。佛陀告诉我们,应该降低贪心、减少欲望,同时还要懂得谅解别人,不要稍有一点点…
603.
看透的人 处处是生机
看透的人,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处处是困境。拿得起的人,处处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是疏忽。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想得开的人,处处是春天;想不开的人,处处是凋枯。——做什…
604.
心永远在路上
有一种承担,叫提得起,放得下;有一种负担,叫提得起,放不下。向前走,走过那不属于自己的风景。潇洒的,不是唯美而是心情;收获的,不是沧桑而是淡定。因为爱,我们选择离开;因为恨,我们选择遗忘;因为痛,我…
605.
了解痛苦就了解了生活的真谛
人世间有许多的状态和时空是无法超越、难以改变的,但生活本身又有许多精华存在于险象环生的环境之中,人们要学会从中发现这些宝贵的东西,人活着就要从痛苦中了解生活的真谛,从困难中取得生存的经验,善于超越苦…
606.
把自己活好
这世间的光阴迅速,日月如梭,在纸上谈人生,终是一场妄想,生活这一场悲欢,是一场历历在目的客观,一个人的内心厚重,来开拓一个人面对世界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也就在于烦恼面前如何去活出生命的生机、朴素、坚定…
607.
明心见性 自净其意
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因为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扩展胸怀,放大心量,熄灭贪、嗔、痴,由个体而家庭而社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而禅…
608.
凡圣之别,就在于能否认识到自己的本性
我们和佛和菩萨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是执着尘,我们执着六尘,我们去分别去取舍。而菩萨、佛,他们通过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他们明白这一切都是清净本性起的作用,全都是影像,他们不去执着影像,直达清净本性。而我们…
609.
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
有句古话说,无为无不为,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不被妄想所转,不为外境所迷,能够及时地化解自我的负面情绪,去发现并感知生活中的温暖,让那些积极、光明的力量充实自己的心地,去善待眼前的世界和自己所经过的…
610.
时间不等人,莫辜负遇佛法的好因缘
你对人生无常理解得有多深刻?你准备好迎接死亡了吗?不要说“我还年轻”、“我又没有病”,对于死亡来说没有这些条件可讲。生死事大,不要等明天!不能等明年!马上修行吧!修行人,当常思维解脱生死最为重要,生…
611.
去努力塑造生活
生活是自己去塑造,而不是依靠怜悯,生活是自己去努力,而不是去征服什么。路很远,需要跋涉,需要登高,需要亲自去见证,需要亲自去突破,这条路注定不容易,也注定很辛苦,说轻松,那真的是一句幽默,太幽默了。…
612.
修法之诀窍
我们于悟后做功夫要任其自然,像流水一样,哗、哗、哗地流过去,要不停留、不可住着,不跟境界跑,不随妄念流,把我们的妄想习气损之又损,消除净光,才能成就大道。此为修法之诀窍,是故不识真心,修法无益;识得…
613.
风雨无悔 笑傲江湖
把烦恼相忘于江湖,用全新的眼光审视世间的名利、纷争、恩怨、情仇。与其让这些身外之物、无聊之事困扰自己,不如把握人生的真谛,实实在在做自己所想,风雨无悔,笑傲江湖。…
614.
缘属虚妄,不执实有,灭除生死根本
无始以来,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而生妄境,是为见妄。由见妄故,生起攀缘之念,妄想取舍,而造恶业。又以无明为因,惑业为缘,因缘和合,就成和合而妄生,和合而妄死。若能了知同分别业二缘,缘属虚妄,不执实有,就…
615.
度有缘不选择好缘坏缘
有缘就要慈悲,度有缘,很久不联系了也是有缘。逆缘成就你的也是有缘,不同意你说的也是有缘不管当面还是背地,不管真赞叹假赞叹都是有缘,不管常遇见还是不联系,这都是有缘,有缘就平等法,平对待。度有缘,有缘…
616.
若想快乐就要断除恶业
善因缘让我们生起对无常的惊怖,同时认知三宝带给我们的庇护。虽然你福报大,很好命,很快乐;但是看到众生受苦,我们要觉得害怕,一生起这种恐怖心,便能精进,不起骄慢。因为害怕贫穷,所以要懂得布施;因为害怕…
617.
内修与外弘都应当为菩提道
内修自解脱的道念成就了生死,利他一定要学大乘。平等看待佛法的内涵是以度众生行菩萨道为要,内修自解脱也是为行菩萨道,内修与外弘都应当为菩提道,种种方便行菩萨道。不为名利内修外弘,但为度众生而行种种方便…
618.
学会看清自己
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 人有两个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欲,却看不到自己…
619.
有三种东西必须注意
有三种东西必须控制:情绪、语气和行为;有三种东西必须思考:生命、死亡和永恒;有三种东西必须摒弃:罪恶、贪婪和背叛;有三种东西必须避免:懒惰、野蛮和嘲讽;有三种东西必须挽救:信仰、和平和快乐;有三种东…
620.
幸福不会因为杂质而变质
再美的春天也难免会有枯叶飘零,但这无碍于春意盎然的盛景;再好的晴天也会有乌云飘过,但它遮蔽不住整个世界的光明;再清澈的水也免不了会有杂质,但依然能够映照出蓝天和你的面庞。幸福不会是纯粹的,也从来不曾…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找到约856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佛教网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