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481.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得名。也称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 kasa^va;意思…
1482.为什么好人修行成佛需千年,坏人放下屠刀就可以?
问题: 法师,为什么好人修行成佛需要千年,坏人放下屠刀就可以,这不是很不公平吗? 净宗法师: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不是这样的。 佛法有顿教、渐教,凡是顿教法门,不管好人、坏人,都是放下屠刀,立地…
1483.佛教波罗蜜是什么意思?波罗蜜多的意思
波罗蜜(pāramitā),又作波罗蜜多,是“从此岸渡到彼岸”的意思,行者乘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故曰到彼岸。渡彼岸者,由以妄为我,随心四相流转造作恶业,身处苦海而不自知…
1484.学佛人的世界观
“世界”这个概念,“世”指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指空间,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 我们学过哲学,世间的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永远存在的,是客观的。而佛教告诉我们…
1485.每天一万佛号怎么念?
问: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时间是不同的。要念六字或四字,快快地念,是吗?请详说。精进念佛要求不懈,这是不是应该经过锻炼出来的,起初累了可能需要休息,慢慢地就可以不必休息了,可以…
1486.自性三宝是什么意思?何为自性三宝?
什么是自性三宝?何为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是指「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宝」人人皆有如来佛性;「法宝」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僧宝」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意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三…
1487.什么是缘起论?佛教缘起论的含义是什么?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
1488.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文殊菩萨的塑像,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宝剑。宝剑在世间上是杀敌用的,菩萨还杀人吗?当然不会。那拿着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地表示智慧。宝剑代表智慧,智慧能够…
1489.什么是佛教的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怎样叫做无量呢?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二当修习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
1490.七条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 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
1491.受菩萨戒后生命的转变
《瑜伽师地论》上说,当你受了菩萨戒,你内心清净的誓愿,可以产生两种强大的功能:第一个「增上惭愧」,第二个「增上意乐」。 第一个「增上惭愧」。律上也说:「虽作恶…
1492.什么是六道?六道是什么意思?
六道是什么意思?六道是哪六道? 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六道是欲界众生的栖居地,如果不能证悟成佛,就只能在这六道中轮回。 佛教认为…
1493.受戒与不受戒的区别
受戒与不受戒的区别 戒,是自发心的遵守规律,受戒如同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力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法,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受持戒律的根本目的,…
1494.化缘的碗叫什么?佛教为什么要化缘?
化缘的碗叫什么? 化缘的碗叫“钵”,是比丘所用的食具,持钵行乞称为“托钵”。在释迦世尊的时代,出家弟子每日托钵乞食,挨家挨户,贫富不拘,也不拘食物的的种类、质量,有什么就接受什么,有多少就接受多少,…
1495.什么是五乘教法?
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 人乘 人以三皈五戒为乘,得以出离三途四趣…
1496.懈怠的意思是什么?学佛为什么会懈怠?
懈怠是什么意思?佛教懈怠的意思 懈怠,梵语(kausi^dya),巴利语(kusi^ta),是懒惰松懈无进取心的意思,大随烦恼之一,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
1497.信徒的意思是什么?佛教信徒称呼有哪些?
信徒,是宗教称呼,信仰某一宗教的人的称呼。佛教的信徒因所持戒律的高下等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称呼,受了三皈五戒(十善)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事;受持八戒或住于寺院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住;受了十戒的出家男女,…
1498.为何诵经前都要念开经偈?
佛教传闻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有一天,释迦佛带着弟子托砵外出化斋。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其中一位娇滴滴的女孩子,远远看见释迦佛带领弟子们而来,就半戏半真的用双手从地上捧一捧沙,走到…
1499.六斋日是哪几天?六斋日是什么?
六斋日,梵语逋沙他(posadh),是指每个月六天受持斋戒,六天过午不食,即每个月(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则最后二斋日,当改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
1500.教外别传怎么读?教外别传是什么意思?
教外别传的读音是「jiào wài bié zhuàn」。教外别传是指释迦牟尼佛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心印,也就是不依语言文字,直悟佛陀所悟的境界,称为教外别传。…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找到约1788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