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441.
四果阿罗汉才能在佛前坐下
事钞云:智论云:外道是他法,故轻佛,至佛所自坐。白衣如客,故命坐。 这是讨论敬佛威仪中,在佛前是否能坐。 由于外道是他法,外道本来就不信佛法,自然不会尊重佛陀,…
1442.
无央数劫是什么意思?佛教无央数劫解释
无央数劫表示的是长到没有办法计算的时间,在佛经中常见。央是尽的意思,无央就是无尽,劫是用来计算一个世界从形成到毁灭所用时间的单位。所以无央数劫就是无尽的劫,也就是极长的时间。 《佛学大辞典》:(杂语…
1443.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外物,这是大乘佛法的究竟了义。 很多人喜欢问一个问题,就是…
1444.
什么是恒顺众生,不要错解了恒顺众生
1、恒顺众生 「九者恒顺众生」:这「恒」当一个「常」字讲,就是恒常不变;「顺」就是依顺,依着众生的境界。众生都是颠倒的,那么你是不是恒顺众生的颠倒呢?众生根本就没有知识,你顺着这些没有知识的众生,不…
1445.
无上士是什么意思?佛教无上士解释
无上士(Anuttara)是佛的德号之一。佛有十种德号,分别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无上士这一德号主要反映的是佛境界的至高无上。佛的觉悟已经达到了究…
1446.
相违是什么意思?佛教相违解释
相违, 因明用语,指两相对立而相互违反之意。如苦与乐、明与暗、冷与热、大与小等。因明论式常用此一用语表示两项意义相互违反冲突之情形,如相违因、相违决定不定过等。 正如,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
1447.
法忍是什么意思?佛教法忍解释
法忍,即忍耐自风雨寒暑饥渴等非情法来之苦难。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能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法忍就是除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外,还要活得自在,所以心理上…
1448.
佛法里的无住是什么意思?
无住,实相的别名,大乘经典皆以此为主旨。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不可说法)本来没有自性,自性为空,所以没有所住,一切法皆是因缘相合而生(道家所说的五行相生与此同义而异名)。并且无住为一切法的根本,是…
1449.
出离心是什么意思?如何升起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 出离心,即出离轮回之心。声闻行者希求解脱,视世间如牢狱,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为出离心。由了知生死轮回的苦痛而生厌离之心,希求解脱,誓证清净寂灭的涅槃境界,得到究竟的安稳处。出…
1450.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智慧,梵语“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佛教谓超越世俗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是抉择善恶、决断行为的能力。有了智慧,遇事就知道如何决断、选择。智慧能让我们的心更广阔、…
1451.
称名正行是什么意思?
称名正行,五正行之一,是指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名号。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乃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经历无量亿劫修行成佛的结果。此佛号凝聚无量无边…
1452.
什么是佛教说的三毒?佛教三毒解释
三毒是指「贪毒、嗔毒、痴毒」,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即危害心灵精神健康的三种病毒,它是毒害众生出世善心的各种烦恼中,最为强大的烦恼。时时都在伤害着我们的心灵,左右着我们的人生。身…
1453.
什么是锡杖?有何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在禅林中,锡杖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锡杖”的得名是因为振动锡杖时有“锡锡”之声。锡杖又称为智杖、德杖。《锡…
1454.
八万四千法门什么意思?八万四千法门有哪些?
八万四千法门是形容很多个进入佛地的门户的意思。八万四千法门在佛教中有两个说法,一是指释迦牟尼所说根治八万四千烦恼的全部经教。二是指佛所说的一切法综合起来有八万四千法门。其中为医治贪心最大的有情两万一…
1455.
什么是正宗分?
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能证明经书的要义。佛经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义的阐明、论证及修行法门,是一部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什么是正宗分 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所谓“正宗”,是佛的说法一定是正说…
1456.
什么是序分?
序分是指佛经中说明本经产生的因缘,序分一般位于佛经正文的开头部分。读了佛经的序分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佛经的主旨。 什么是序分 序分是指佛经中叙述本经产生由来的部分,序分一般位于佛经正文的开头部…
1457.
什么是流通分?
流通分是佛经正文的结尾,在佛经教义陈述完结后,还要让佛经在世间流传,进而传于后世,以便利益众生,所以,佛经的结语一般被称为流通分。 所谓“流通”,是指佛法像水一样往四处流动。譬如佛法从印度传入中国,…
1458.
禅林怎么读?佛教禅林是什么?
禅林的读音是「chán lín」。禅林是佛教寺院的别称,初指僧人的陵地,后借指寺院。一般常指佛家修行的寺院。语出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春园柳路,变入禅林;蚕月桑津,迴成定水。”倪璠注…
1459.
心地是什么意思?佛教心地的意思
心地,一般指人的存心、用心。在佛教中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心能生万法,如地能生万物。二是指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名心地。以大地来比喻心,谓心如大地,能产生世间、出世间和善恶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
1460.
“万法皆空”为何又“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讲的是空性,“因果不空”讲的是缘起。不是除了“万法”以外还有一个“因果”,此二者是一个意思。万法的本性是空的,因果的作用是不会空的。因果的作用就是缘起,缘起是不会…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找到约1788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