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师道 / 净界法师 / 文章
佛教网
📁师道 📁净界 📄文章
1.净界法师: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善导大师说︰佛号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佛号。 他解释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的四十八愿…
2.净界法师: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当然我们不断的修习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生起好乐,但是我觉得生起善法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一个初学…
3.净界法师: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时,佛陀会建议你先不要处理,不处理是最好的处理,先放下,这是顿观。但是在你太执理废事时,觉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八十八佛也不要拜了,佛陀建议…
4.净界法师: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万法,为什么开显出十法界呢?因为迷悟的不同。 迷得最深的就是凡夫,他迷了“即空”。凡夫站在“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处处执着,所以他启动了六凡法…
5.净界法师:妄想本来是空的,清净本来是有的
我们经常忘掉我们心是清净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牵着走。诸位!你看有些人一醒来,他电灯没有开,就很自然地闭着眼睛走入他的盥洗室去,因为他熟悉了,是吧?这个道他熟,所以他随手就能抓到他的牙膏,随手…
6.净界法师:烦恼活动的时候,为何提佛号没有用
其实妄想、执着是长时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一般在修行强调调伏烦恼,灭除罪障。净罪集资——忏悔业障,集积资粮。但是烦恼跟罪业都是生灭法,《楞严经》说了,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那么现在一个问题来了,为…
7.净界法师:我慢是修行的大障碍,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已
对于“慢”,凡夫总认为我们的生命体、五蕴身心中有一个“我”,是“我”来受用我的身心世界──我来造业、我来得果报。要是“我”没有资粮,比较不会起慢,问题是‘恃己所长’,当“我”累积了一点功德、造…
8.净界法师: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个所爱取。色身是所爱取,那么是谁来爱取色身呢?谁来领受呢?就是我们的感受。 因为我们放纵自己的六根,这种感官的感受,才会无止尽的去攀缘色身。所…
9.净界法师: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过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经验。有些经验是痛苦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快乐的经验。如果你经历的是一种痛苦的经验,对你临终不会构成障碍的,这个问题不大。 问题…
10.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们看到有一种人,他得到了富贵的果报,他非常的富有。但是在三、五年以后,他就破产,经商失败,一下子就破产,他的果报不坚固。有些人富贵,他从出生到…
11.净界法师:法性本来空寂,但是因果丝毫不爽
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根尘一碰撞就会产生一种心识。本来是没有,为什么会有?因为你眼睛去看它,就有了,你眼睛一看就有了。眼睛一看到佛像的时候,就有一种虔诚恭敬的心出来…
12.净界法师: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楞严经》在经文当中没有讲到一个“断除烦恼”,没有这句话!这是本经跟其他经典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烦恼就是真如,你不要断它,你不随它转。就是…
13.净界法师:自我意识太强的人,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
你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你要离开娑婆世界很难的。因为你这个一切法的执取太重,你很难放下娑婆世界。我们在娑婆世界已经打滚太久太久太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一个一个对治,哦,这个是无常,把这个放下,…
14.净界法师: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妄想跟真如它们两个是同时存在的;生灭心跟不生灭心,这两个随时随地都是同时存在,但不幸的是,我们永远跟着妄想走,我们总是觉得跟着妄想走是对的,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所以我们…
15.净界法师: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断灭见叫邪见,就是他完全不相信世间上有因果,他不相信造善能够招感可乐的果报、也不相信造恶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认生命是没有轨则的,各凭本事,这叫做邪见,叫断灭见。就是生命没有相续的力量,人只有今…
16.净界法师:你是灭色取空,还是离相清净
假观的智慧,第一个就是相状。因为如是相,你才能够产生习性的造作,最后产生自体,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所以诸位!尤其是净土宗,净土宗要小心,我们的确是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但是你怎…
17.净界法师: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大师的一生,他二十四岁就开悟了,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他所悟的现前一念心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与诸佛没有差别。但是他说“惑业求断…
18.净界法师:比丘闻花香遭呵斥——香欲的过患
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著,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花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著皆起。如是等…
19.净界法师: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看经,修止观也非常好;或者你喜欢参禅,参祖师禅,看话头也可以。也就是说,佛法提供很多…
20.净界法师: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在一真法界当中,由浅入深,有十种不染污的无明,有十种的遮障。十地菩萨为了对治这十种遮障…
[1]    2    3    4    5    下一页 找到约98条

© 2020-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佛教网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