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常识
/
列表
🌎
BaiFoDian
📁
常识
📄
列表
21.
寒露起居养生
饮食多滋阴 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
22.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
23.
秋分传统习俗
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秋分的顺口溜也就变成了“秋汤灌脏,洗涤肝肠,…
24.
秋分物候现象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
25.
秋季起居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为主要外邪。在秋分之前,受暑热余气影响,温燥现象较为普遍;而秋分之后,秋风渐起,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气息加重,凉燥现象逐渐增多。为预防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
26.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到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7.
白露传统习俗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
28.
白露物候现象
综述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鸿雁来,玄鸟归。”白露之后,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集体迁徙。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到南方,而南方的…
29.
白露起居养生
生活起居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白露节气勿露身”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在饮食上也得多多注意。《难经》记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
30.
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庚;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
31.
处暑传统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七月半”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
32.
处暑物候现象
中国国古人将处暑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鹰乃祭鸟”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
33.
处暑起居养生
节气穿着 处暑前后,早晚气温低、多风而且光照强烈就要适度地增加衣物做好保暖、防风、防晒,以避免受凉、受风和日光性皮炎的发生。 节气运动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34.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
35.
立秋传统习俗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
36.
立秋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
37.
立秋起居养生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
38.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
39.
大暑传统习俗
浙江地区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
40.
大暑物候现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找到约141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佛教网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