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居士们以为这是功德,其实是帮助那个出家人下地狱!
什么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实实去修行,不好虚名假利,不贪供养,就是正法住世。
如果每个出家人能持银钱戒,能坐禅,能日中一食,能时刻搭袈裟,严持戒律,就是正法住世。正法住世,也就是时刻依佛所教,躬行实践。…
1622.让福报耗不尽的方法
世间人都想得到快乐,得到无量受用,想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觉得越舒服越好,受用越多越好……但这一切是很难获得的。
佛陀传授给我们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利他菩提心。这样家庭自然和睦,工作自然顺利,受用…
1623.参禅悟道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
1624.诵经时有人来打扰怎么处理
问:师父,我在读经时挺认真,也进入状态了,这时有人咚咚咚敲门,在这时怎么办,等等再开门?还是有什么办法来解决?
答: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当你诵经的时候咚咚咚一敲门,你就“阿弥陀佛让他等等吧”。…
1625.上供果要好一点的 哪怕少不要紧 要精
这里解释给我们了,一个设坛城的过程。这个坛场最根本的东西不能离开。香花要供养,那是庄严佛道场的一种缘起,一种外缘,幢幡宝盖最好要有,如果有了香花,有了佛像,有了香炉,有了油灯,有了幢幡宝盖再有了各种…
1626.佛说修行为什么要戒淫的道理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象其他细胞一样,要新陈代谢。不把它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妨碍。现代医学卫生是这么讲,但有一点要知道,凡是科学,都没有绝对定论的。很多科学的研究,今天认为…
1627.诵经的六诀窍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诀窍,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诀窍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
1628.很多人学佛多年,都不知道“依止”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
愿以皈命尊,求速除怖畏!
从前,弟子违越了你们这些尊圣的教诲,如今发现自己将因此受报而十分恐惧。从现在起,弟子要皈依你们并依教奉行,但愿弟子的恐惧能因此而迅速消除!
这个…
1630.念佛的最大障碍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界是遥不可及的样子,其实很简单。有人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去了,也没有那么容易,也不要看得太难了,但也不要讲得太简单了,你功夫用到了,自然就去了。
过…
1631.受戒之后,不要信这种迷信的境界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来看。
第一,看看他有没有淫欲心;第二,看他有没有贪欲心。这个贪是贪财,他若又贪财又骗色,这个就不是真的了。怎么贪财?好像他就说…
1632.佛经里说的极乐世界真的存在吗?在哪里?
首先应该说明:世界无尽,众生无尽,十方有多种类型的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现在天文学家已证实二千亿光年之外(一光年约十万亿公里)还有星系,证明世界是无有穷尽的。佛…
1634.念佛的人千千万,有几个预知时至的?
念佛的人千千万,有几个预知时至的?念佛往生,最重要的验相就是预知时至。你死了以后,给你助念一下都往生了?那都不需要修了。
真正能往生有把握的就是预知时至。有几个预知时至的?活着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告…
1635.家里供奉佛菩萨哪个位置最好?
家里有地方,最好空出一个房间来供奉佛菩萨,这当然是最理想。这个空间就是我们礼拜、祷告、忏悔、修心养性的处所。平常劳累时,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听佛乐消除疲劳。烦恼寂寞时,也可以到这个空间念佛除恼,舒解压…
1636.什么是五眼
我们从某些佛教图像中,可以看到脸部有出现三只眼的情况;也就是在两眼之间的眉心处,另开一眼。事实上,人类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谓的第三眼,只是象征;也就是在一对肉眼之外,另有心眼。心眼的意义有深有浅,浅…
1637.什么是中阴身
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三界众生称为二十五有,所谓有,就是有五蕴;不出三界是被…
1638.佛说的“圣言量”经得起考验吗
佛法的理论根据,以三种标准作为说服人的方便,那就是:一、现量──用事实证明;二、比量──用逻辑推论;三、圣言量──佛在经中所说。一二两点尚不成为问题,第三点在今天已成了引起争论的焦点。因为近代佛教学…
1639.佛教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吗
从较为原始的佛教圣典阿含部起,即有相同的记载,例如《长阿含》的《大楼炭经》第一品、《起世经》第一品、《起世因本经》第一品,都讲到我们的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的四个方向有四大洲,南方称为南赡部洲…
1640.佛教的生命观是合乎科学的吗
人的投胎、入胎,根据《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也就是说,众生之有生死,就是因为有男女的欲念与欲事,淫根不断,无法出离生死。在投胎之时,多半是由于对于父母的房事,产生颠倒爱著;对父…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