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601.
把福报留到临终,这种说法对吗?
问题: 南无阿弥陀佛。把福报留到临终,这种说法对吗? 净宗法师: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不正确理解,也会产生错误。 ◇ 说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人在世间生活,从生下来就是带着一定福报来的。 这…
1602.
不信佛就没有前途吗?
过去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叫大迦叶,他曾经自豪地说:“如果我不能遇到释迦牟尼佛,我也能成为独觉的圣者。”可见佛教不是讲“唯我独尊”的神权,而是主张“人人皆有佛性…
1603.
怎么样才算真正的亲近佛法呢?
我们既然成为佛陀的弟子,总是应该以亲近佛法学习佛法为最要紧的事。 在佛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佛言:“比丘不以饭食转相呼为亲道,唯以经法转相教诫为亲耳。比丘以饮食…
1604.
精进念佛后家庭和事业为何会出现很多逆缘?
居士: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声佛号后,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请慈悲开示。 法师:很多人碰到这种事情就会觉得我念佛应该更好啊,怎么反…
1605.
禅的十种利益
这十种的利益,第一种叫“安住仪式”。你天天参禅打坐总有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个仪式。你天天参,月月参,年年参,时时参,刻刻参,都有一定的仪式。你行跑香,在禅堂里要跑香的时候,就叫说:“行起来!”就是跑…
1606.
什么叫福德?“福”和“德”各有这五种
什么叫福德?按着《书经》有一篇叫〈洪范〉;洪范有九畴,其中讲“福”有五种: 第一种福,是福寿,这个人有福又有寿。 什么叫福?福就是一切都很自在;寿,寿命,中国人讲这个寿是长寿。本来寿有长寿、短寿,单…
1607.
人是带着各种业力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的
广钦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为人生只是为了…
1608.
念佛的人最有福气!
莲池大师说:“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余功德。” 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念法界全体,法界全体就是阿弥陀佛、是诸佛如来、是一切众生、是自己本人。念这句阿弥陀佛是念一切诸佛菩萨…
1609.
想受戒的在家人,你所应该注意的!
● 要有正知正见 学佛的人主要是要有正知正见,所谓正知正见是什么呢?就是要做佛教一个真正的弟子。佛的弟子第一步走的路,就是要把人格做好了,一定要守这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
1610.
许多人,为什么修行中途退心呢?
人有时最初发心要学佛法,或者最初发心想要出家,但出家一年、两年、三年之后,唉!出家也没什么,修道修了三年还没开悟,也没有证果,大概是没有希望了,于是就退心还俗,不出家了,这是出家人的情形。 而在家学…
1611.
紧急关头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在最危险的时候,心中这样观想:“反正我现在快要死了,可是在我未…
1612.
带发修行是什么?带发修行叫什么?
带发修行,是皈依佛门的一种,一般指不用剃发出家为尼的女众,在寺院里面带发修行的妇女称作师姑。佛弟子有人因缘不成熟,或有家室、或不堪僧众清寂,不能尽一生而出家,故有“带发修行”。 带发修行的修行之期可…
1613.
阴德厚不厚,从相上可以看出来
佛弟子都会看轻风水,八字,算命,看相。以为是外道。其实看相这些法,在西藏还属于密法的部分。据说道教的八卦传到西藏后,后来就有了文殊菩萨九宫八卦图。现在很多人很着迷,去请西藏的喇嘛算一卦。用的就是文殊…
1614.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问: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吗?如果不能保留人间的记忆,那享受极乐的又是谁?那人去极乐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 答: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经典。那首…
1615.
皈依过的,就不要再皈依了,为什么呢?
一、避免佛教中为了争皈依弟子,搞得是是非非,人人为争利益,生大仇恨,水火不相容。 二、皈依的若都是旧人,佛教就没有新血。佛教徒走串各道场,人人都成了游击队,不像是佛弟子了。 三、我自己道德不够,只能…
1616.
学佛后该如何去度化家人?
信众问:当我们学佛之后,切身的体会到佛法对我们的帮助,迫切的想要把佛法分享给我们的亲人,更多的时候,会遭到不理解,甚至是家人反对。说好的度化众生,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所以该如何度化家人? 答:从…
1617.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为什么呢?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
1618.
佛说人生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胎儿出世时,要经历生育之苦,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
1619.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能在阳间应声显现?
问:阴间一句名号阿弥陀佛就出现,阳间为什么阿弥陀佛不会这样显现呢? 答:阿弥陀佛在阳间也是显现的,任何人、任何时候念佛,阿弥陀佛都会在空中显现,只是你没有看见。看不见并不代表没有显现,显现了你也未…
1620.
真正持戒,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布施是一度,布施度悭贪。第二度就是持戒,“为什么要持戒?这才是胡闹!他们佛教里,又是五戒,又是八戒──猪八戒,又是十戒,又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又是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啊!太麻烦…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找到约1788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