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学佛释疑
📄
列表
1201.妄念纷飞时 还要念佛吗?
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那样的话,你很难有机会开始念佛,相反,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心咒,把散乱、四处攀缘的心收回来。 心咒又称为“心的…
1202.佛教有没有“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
“男戴观音,女戴佛”是一种民间的祈福方式。 之所以有“男戴观音”这一说法,是因为人们认为男人性格较为刚强暴躁,而汉传佛教的观音菩萨都是女相,象征着慈悲与柔和,人们希望通过戴观音菩萨,让自己少一份刚强…
1203.众生如此苦难,漫天的佛菩萨,为何不现身
有人问:现在的众生大多堕在三恶道中,如果真有十方无量诸佛菩萨,为什么佛菩萨不现身为众生说法、救度众生? 龙树菩萨回答:这是因为众生罪重的原因,所以诸佛菩萨即使现身,众生也看不到。 法身佛是时常放光明…
1204.拜太岁是什么?佛弟子需要拜太岁吗?
拜太岁的缘起 太岁神最早是道教供奉的神灵,后来渐渐普及为民间信仰。在道教传统中,太岁神一共六十位,即六十甲子神,又称岁神。岁神每岁轮值,一年一换。 相传,他们审查人间善恶,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
1205.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业」就像你今天被判无期徒刑,那叫业,因为你杀了人,所以,这个业跑不掉了,或许判死刑,或许判无期徒刑,很恐怖啊。 这个业障会主宰我们的命运,这个业就是过去的身口意造作不好的、伤害到其他众生的行为,叫…
1206.“不执著”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切不执著,就是破对“有”的执著。那如果都这样,有人就会理解:都不执著了,所以我们也不要工作;都不执著了,所以我们也不要修行了;都不执著了,所以我们不要听经了……有不少人开始理解“不执著”就是这样的…
1207.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有四个原因
不管修学哪一个宗派,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大家所知道的净业三福。从我们净宗来说,老法师为我们提出了五个修学科目,那就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是老法师…
1208.佛经是怎么产生的?
出家僧人每天的必须功课就是念诵佛经,一些在家居士为了修行佛法也会念诵些经书,那这些经书又是怎么产生的?究竟是谁写的呢? 现存于世被称为经典的除了六祖惠能的《六祖坛经》外,其余均为佛弟子们记录佛陀在世…
1209.吃素就是学佛修行吗?
吃素就是学佛修行吗?其实,作为一个佛弟子,做人的修养、品格,一天比一天要提高;自己内心的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要减少,这才是修行的目的。烧香、磕头、朝拜、茹素,…
1210.为什么要学佛?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读经也不是高深莫…
1211.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问:请问师父,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答:作为在家居士,为病人进行临终助念,是一个行善积德的好机会,应该积极地去参与。 帮助了别人,等到自己临命终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也是善因善果的对应…
1212.菩萨为什么从极乐世界来娑婆世界学佛
要获得决定胜,必须先成办增上生;因为要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需要在很长时间当中积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而要积集这样的资粮,必须具备人天的安乐。唯有如此,才有机会依止善知识,修行善法,渐次圆满菩萨地…
1213.布施的功德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法则中。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一饮一啄,都是因果律运行的结果。 因果律是佛法的基础。佛陀以彻悟的大智慧,从三世因果的角度…
1214.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识,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准则。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人是自己的园丁,人生要活得幸福、美满、快乐,就要培养善因善缘。 有关善因善缘,有四点意见: 第…
1215.禅是善恶事上不滞
禅是什么?禅是善恶事上不滞。这是南岳怀让弟子马祖道一的一个观点。怀让关于证道的修还是不修的辩证观点,也被马祖道一所发挥,他讲:道不属修的范围,如果是修行而得到的道,修成了还会损坏,这就同声闻乘人的修…
1216.什么是木鱼?和尚为啥要敲木鱼?
木鱼是佛教的一种法器,共有两件。最常见的一种是圆鱼形,大小不等,大者置于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制成,中心挖空,和尚诵经时用木锤敲击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
1217.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看出家人的戒律?
我们懂得方法,首先德行上扎根,出家人要扎四个根,在家人也应该扎四个根,《沙弥律仪》在家同学可以学。戒律里头,只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个在家人不能学,沙弥戒、菩萨戒在家人都可以学。 不能学的原因不是有什…
1218.为什么情绪会失控?怎样防止情绪失控?
今天情绪有没有带来呀?有没有?出门的时候,有没有带情绪出来?有没有?没有啊。有人说我今天心情很好,没情绪。喜,喜怒哀乐的喜。我们总认为,很极端的、很暴躁的那个才叫情绪,其实,我们起心动念都叫情绪了。…
1219.信佛和学佛有哪些区别?
近代以来,因种种原因,多数人缺乏正面的途径了解纯正的佛法。一般人会被某些片面的现象所误导,误以为到处烧高香,到处跑庙宇,这就叫信佛;误以为看到有穿出家师父衣服的形象,走到大街上问人化缘,这个就叫出家…
1220.诵读佛经是为了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找到约1788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