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佛殿
/
一日禅
/
列表
🌎
BaiFoDian
📁
一日禅
📄
列表
381.
人们普遍对强者更宽容
就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对他人的友善程度,而在于你的实力强弱,人们普遍对强者更宽容,过多的友善反而被当做廉价的示好。当你最弱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坏人最多,也最容易受到委屈,而当你强大时,…
382.
要嫁就嫁给幸福 要输就输给追求
也许我们没有得到自己最初想要的,但因为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我们却会得到意外的生活的馈赠——这一路多彩的风景、这一生丰富的经历,我们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个无憾、无悔的人生。要嫁就嫁给幸福,要输就输给追求。…
383.
面对一切相不要起一切见,当下就是清净的本我
我们忘记了无量寿,无量光的本来面目。执着一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把攀缘心当做真心,而把所能缘的、那个无量的真心给忘失了,但并等于它不存在了。所以佛告诉我们方法,面对一切相不要起一切见!无我见、无人…
384.
福德与智慧缺一不可
曾经有人问:什么是功德?证严上人说:给寒冷的人一件衣裳,给饥饿的人一碗米饭,就是功德。幸福无须向外远求,而是源自内心的善念,转化成助人的大爱;但除了广造福德,还须勤修智慧,才能造就真正幸福的人生,因…
385.
面对横蛮的人你会生气吗?
为什么我们会在与横蛮的人相处时生气呢?因为他的嗔心唤醒了我们的嗔恨之心。当你心中没有这个习气时,面对他们并非什么受不了的事;事实上,你会觉得世上没有恶人。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对别人的非议大发脾…
386.
唤醒藏在心灵深处的灵性
真正触动心灵,让我们感到活着很美好的,往往来自那些看似与成功无关的东西:浩渺的星空,陌生人的微笑,清晨的一束阳光,悠远的晨钟暮鼓……它们能唤醒我们心灵深处的灵性,被眼前的种种痛苦与逼迫所覆盖的光辉,…
387.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未来,出现合乎我们意愿的结果。如何才能把这些都放下呢?其实很简单,从当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去创造这个未来!不要光只是去担忧它,等待它。…
388.
如如不动的平常心
你非常讨厌的人获得了你梦寐以求的工作,你会不会不开心?能不能淡然看待这件事?真心状态下的人是淡然的,自然而然的随缘,所以他们更像镜子,能如实照出镜前的人事物,不会丑化之,也不会美化之,更不会因之而改…
389.
拥有一颗慈悲宽容的心
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要得到人生美好的果,必须怀一颗慈悲宽容的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同时,有了慈悲宽容的心,我们还可以远离恶因,进而远离横祸。生命不外乎缘分,因缘具足就来,因缘尽了就去,缘起…
390.
心似明珠,于淤泥中纤尘不染
修行的人之所以洒脱,是因为明白:善识其心,善尽其心。通身放下,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那怡然自得的心,如一颗明珠,虽长陷淤泥之中,却纤尘不染。若把握得住,幽寂深山、繁华闹市皆是清幽娴静。于山,则“孤峰…
391.
自信与从容
是心力太弱了,才会依赖于外在的肯定。然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是把期望放在外境上,心里就越空、越脆弱。要回到自己内心去努力,譬如读好书,思考自己的人生志向;多帮助别人,启发心中的善良光明。内在渐渐充实…
392.
你拜的是泥菩萨吗?
如果我们将一张布做成衣裤、鞋垫之类的东西,大家一定不会对它们产生恭敬心,甚至别人用过的,还有点不愿意接触。同样是布,如果做成国旗,我们就会充满恭敬,重要场合还会激动、敬礼。佛菩萨造像也是如此,虽然是…
393.
不要暗淡你生命的光辉
不要暗淡你生命的光辉。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提供给我们生命的大自然。因为只有你生命的存在才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我们所有的勤奋和努力,都是为了人类生命更好地存在,为了人类的和平进步。而信仰是和平的种子,…
394.
不让解释成为借口
有时候语言会显得苍白无力,说的再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解释反而成为别人的借口。干脆不说,在承担中,用行动来证明事实。人生中哪能事事如愿,我们需要的不是表面的应付和虚伪的承诺,关键在于正直善良。用平静的…
395.
活在当下是一种境界
在顺境中把握当下是一种功夫,在逆境中活在当下更是一种境界。固执己见,容易进入死角,产生心理压力,留下心理阴影,增添身心包袱。转变一个念头,容易使人柳暗花明,转变一个角度,则给思维留一点空间,转变一下…
396.
感悟生命的智慧
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中学生高考前紧张复习,年轻教师为职称辛勤奋斗。庄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才”不能像图书馆,给人感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一开口就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知识。…
397.
卸掉包袱 坦然面对
压力大,是心中装的石头太多了。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不需要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可能做到。要努力去做事,但不是以结果为目的。人的身心互相影响,越是紧张、焦虑,身体越是脆弱。勇敢面对境界,但是…
398.
生活即修行的含义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
399.
几千块的开心和几千万的不满足
事物本身没有好坏,是你的情绪在好坏中不断起伏;事物本身没有价值分别,是我们为这些东西贴上名利的标签。有的人有几千块就很开心,有的人赚几千万还不满足。知足常乐,开心不是物质可以取代,而是来自于内心:有…
400.
有形与无形的施舍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施,总是要随分随力。舍,而心不疼;舍,而没烦恼,这才是真正的施舍。施舍即“施又舍”,将有形的物资布施出去,心灵也要真舍掉烦恼。布施以后,后面的心念也…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找到约856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佛教网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