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经典故事 / 文章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经典故事
📄
列表
21.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境空掉,他没那个本事,因为他修无常嘛,但是,我不可得。他把那个我、那个主宰的“我”拿掉了。就是青山依旧在,但是那个我…
22.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改名消灾,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中,不仅反映出当事者对当初给起名长辈的不尊重,还体现出其严重的信心缺失。佛在世时,有一位青年,名字叫不幸,是给孤独长者的朋友,长者觉得不幸为人厚道,于是就聘…
23.以修佛之心修身
心是身体的主导,心里怎么想,身就怎么行。人要降伏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但首先必须降伏自己的心,能够降伏自己的心,身自然就听话了。 大师讲经时,教人们依照《法华经》所云,摆脱苦恼修行自身。…
24.法眼宗是谁创立的?
法眼宗由文益在五代时期所创,是禅门五家中最后兴起的一门宗派。因开宗祖师清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其号为“大法眼禅师”,所以得此宗名。法眼宗禅风融合云门宗的简明及曹洞宗的细密,应机施教,寓藏机锋于…
25.曹洞宗的宗祖是谁?
曹洞宗的宗祖是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二人,良价为师,本寂为徒,其宗风以细心教诲著称。 良价少时聪颖,有一次,他随师父诵念《心经》,当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时,忽然摸着自己的脸,问:“我有眼耳鼻舌,为什么…
26.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现如今有不少人学习佛法,以期得到心灵的宁静,这里面包括有钱的大老板,有名的大明星,有权的官员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等。但仔细琢磨起来却能看出,其实这些人里面没有几个真正懂佛法的。 有个人开了一家砂糖店,…
27. 长大了就不苦了
一位年轻人向大师诉说内心的痛苦。 “长大了就不苦了。”大师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年轻人说。 “可你指的长大,是年龄的长大,是身体发育的成熟。” “一个人,除了年龄的长大和身体发育的成熟外,难道还…
28.缺点的功德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种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
29.一定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曾与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掀起名辩的高潮。 可是,惠施在未任相之前,也曾经有家徒四壁,衣不蔽体,食无饱足的经验。有次,灶冷数日,无奈地去请求梁惠王帮忙…
30.要留一个空间给自己转身
一天,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说:“大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觉得在你的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可是为什么我却始终无法开悟呢?” 禅师听后,转身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
31.什么是观音行?去,去,去!
庐山的归宗智常禅师,湖北人,是马祖道一禅师的法嗣弟子。智常禅师的禅法,不崇尚理论造作的言语,而是能够活用日常生活中的禅机,因此活泼又不失启发性。 有一天,智常禅师对大众开示:「我今天要为各位说说禅的…
32.先礼佛还是先礼祖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这座达摩祖师的坟墓…
33.施者的放下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良宽禅师自小…
34.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面对俗世,很多禅修者觉得,自己已经空空如也,心无一物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不仅是心无一物,而是连心无一物的概念都没有。这之间的分野,就是高僧和得道高僧之间的差别。高僧心无一物,但概念还…
35.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曾经有位老修行,独自住在深山的小茅棚里,对自己的修行还算满意,自喻“三十年不冒烟”。就是说已经三十年不生烦恼了。 有一天来了一群牧童,叽叽喳喳地,非常热闹。老修行在蒲团上打坐,也不理睬他们。小孩子们…
36.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资》里面,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河北有一个儿童,小孩,他喜欢鸟窠,鸟窠在那里,鸟在哪儿孵卵,他就常常爬上去,去拿那些卵、蛋,拿下来自己吃掉,做了好几年这…
37.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
38.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罗听从师父的指导,并认真读诵经典,心不懈怠。 八岁时,沙弥罗证得阿罗汉,道眼能透彻所见,没…
39.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化。 清晨,阳光透过郁郁葱葱的柏树缝隙,照在院子中,小鸟正在枝头婉转鸣叫。 寺院中一早就传来沙沙地扫地声,在寂静的清晨中,格外地响亮。 而年逾八十的…
40.《法华经》中的“医子喻”
有位良医,带着几个儿子周游列国。有一天,孩子们误食了一种毒药,虽不至马上毒发身亡,但却令人长久消耗身心。 良医于是配制了解药,中毒浅的孩子马上服用解药,毒即解除;而中毒深的孩子,因为心智迷失,并不认…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找到约426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