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经典故事 / 文章列表
佛教网
🌎
BaiFoDian
📁
经典故事
📄
列表
361.农夫的哲理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荣获最佳产品奖,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冠军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
362.业报的故事
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 佛陀的十六大弟子当中,舍利弗智慧第一,而目连尊者则是神…
363.爱我所有是大智慧
真正的幸福在于知道如何享受自己的所有,并能除去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欲。爱我所有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宁静。诱惑你的东西只是一些外物,只是在茫茫人海中随时可见的一缕阳光。在人生的旅途中,尽情欣赏每一处风景,…
364.世间有事理两面
人性之自私、计较、狭隘,于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完全看出。只要自己快乐,自己所得所有,管他人的死活?庶不知别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人怎能独享?如论世间,有事理两面。事相上有多少、有差别,但在道理上则无多…
365.佛前供花的功德有多大?将来会得多大的果报?
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么动物吃了都…
366.杨柳观音
观音菩萨脱去凡胎,一路上脚踏浮云,一直飞到南海普陀落迦山紫竹林。 此处真是人间圣境,不同凡俗。四周长满奇花异草,开满白莲花的池塘飘出缕缕清香。紫林中有一座莲台,观音菩萨便趺坐上莲台,这一天正好是九月…
367.只是入定了一会休息,身体被烧掉!
以前有两个老和尚,在宋朝时候,在山里修道,在终南山修行。终南山在陕西省。一修修了二十多年,同参道友,两人在山里住着,在山里头没有人烟地方修道。 就修什么呢?明心见性,就修楞严经的明心见性。修了二十…
368.临济祖师的悟道因缘
临济义玄在黄檗会中,道业纯一,深得睦州陈尊宿赏识。陈尊宿问义玄:在黄檗道场,多少时了?义玄云:三年。陈尊宿云:你去向黄檗老和尚问法。义玄云:不知问什么?陈尊宿云:你去问老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 义玄…
369.禅堂香板的由来
香板,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其巨大的法宝。香板是用木料做的,类似古代的宝剑之形。它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罚违犯律仪的械具…
370.夫妻因缘从何起?绳子与结,你我与缘
有一位夫人,与丈夫时常意见不合,为此闷闷不乐而造成心病。因此性情变得更加古怪且不讲道理,夫妻间相处愈来愈不和谐。 有一次,正巧有一位具有德行的比丘尼来到此地,夫…
371.一朵须曼花的至诚供养
《大悲经》云:“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以念佛故,乃至一花散于空中,如是福德所得果报不可穷尽。” 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应供。斋毕,大眾正静默等待佛陀开示时,突然于人群中传来阵阵骚动: 「喂,你看!那位…
372.贫妇扫佛精舍得道因缘
祇园精舍裡的僧眾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眾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儒目染下…
373.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 老和尚随缘讲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并希望他能发愿往生。可是这位读书人却回答说:“我三餐最喜欢喝杯小酒,配点花生米,想请教大师…
374.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憍陈如等人。 当时,释提桓因、频婆娑罗王也各带领了八万四千大众,一同来到王舍城听佛陀说法,也都因此因缘而成道证果。比丘们看到这个情形,个个莫不感到疑…
375.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清朝时有一位克勤法师,他俗姓蒋,是湖南省湘阴人。 他从小就体力过人,个性愚直。壮年时,投善化洪世庵剃度出家,在麓山受具足戒。 他本来不认识字,学习早晚课诵,花费了五年才熟悉。行脚十年,游遍五岳、四大…
376.修行的目的是了脱生死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广度众生。若能不忘初心,珍惜种种善缘,舍离乱心戏论,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不仅在菩提道上能有所契悟,更能利乐一切有情众生。因此,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提起道心,精进…
377.国王和天帝释
从前有个国王,对百姓非常仁慈,心里常常想着百姓的疾苦。每次他出去巡视,都在车上满载着衣服、食物、药品等,用来接济那些穷苦和有病的人;看到死者,他总是亲自去处理后事。他想了许多办法,以求改善百姓的生活…
378.婆竭多尊者净塔得天福
古人以“福”与“善行”同义。佛法中也明确地指出:所谓“善行”,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行。 定光佛入灭后的末法时期,有位穷人因无一技之长,只好卖柴维生。 一天,穷人前往沼泽区捡柴时,…
379.泷见观音
唐朝末年,浙江嘉兴一带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山溪断流,河湖干枯,地面龟裂,百姓们寻找水源常常要到深山里,好在山高林密,百姓们多多少少还能找回些泉水。 无奈好景不常,天空始终无雨,加上持续的高温,深山里…
380.做回自己
有人认为,受了冤屈,最应该做的就是辩解。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当我们所受的冤屈辐射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出声辩解。如果那冤屈只与我们自己有关,辩解反而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你出声为此辩…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找到约426条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