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习惯观察他人的缺点 是因为内心的不清净
佛教网

习惯观察他人的缺点 是因为内心的不清净

2018年9月4日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没觉得这个习惯有什么不对,而佛法为我们指出:对于凡夫来说,会看到他人的缺点,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被污染了;对于佛菩萨来说,永远看不到众生的缺点,世界永远是完美的,因为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
  经典中说:由于内心污染和清净的程度不同,所看到的外像也就有了千差万别。例如一杯水,地狱众生看到的是铁汁;饿鬼众生看到的是脓血;海洋动物看到的是住所;人类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甘露;佛陀看到的是圆满大法界。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不明白这个真理,我们从未发现——自己的心不清净,才是导致我们看到别人缺点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心不清净?佛法进一步为我们揭示:因为我们的心是无明的产物。譬如一棵树,树根是有毒的,无论它的枝干花叶多么茂盛、美丽,结出的果实一定也是有毒的。同理,凡夫的心建立在无明之上,那么,由心而生的眼、耳、鼻、舌、身、意,无一不是无明的产物。因此,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几乎都是错误的。这样的前提下,怎么可以去观察他人的缺点、评判他人的是非呢?
  在佛菩萨眼里,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像瞎子摸象一样,一味坚守各自的错误观点,不肯退让,互相嗔恨,导致永无休止的纠纷和争斗,产生一系列轮回的痛苦。
  因此,在没有证悟佛果之前,我们绝不可以观察他人的缺点、议论他人的是非,否则会引发不堪设想的恶果,导致我们在轮回中越陷越深。
  如果我们总是观察他人的缺点,怎么可能保持清净观?只有尽力观察他人的优点,把一切众生视为亲人,才能逐步建立起清净观。否则,心里明明看到他人的缺点,还要强迫自己观想出一个清净观,这是非常困难的。
  进一步说,在观察他人优点的同时,我们还要反观自己的缺点。这种反观越持久、越深入,自心的污染越能减少,内在的优点越能得以展现。如果我们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则难以清除自己的污染,更难以破除无明、认识自心的本性。现在,我们看到的宇宙和生命都是虚妄的、有缺陷的、不圆满的。当我们能时刻反省自己,最终认识自心的本性时,就会发现自己本来是佛,同时也会发现:一切外境皆是净土,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这就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道理。当我们自己达到完美的时候,世间一切都将变得完美,这就是“心净则万事净”的道理。
  修行人和俗人的差别何在?唯一的区别在于:俗人的六根都在外散,包括观察别人的缺点;修行人不跟随六根,而是往内观察自心。
  因此,当我们再次观察别人缺点的时候,要立刻意识到自己违背了修行人的根本原则。如果学了很多佛教理论,却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学佛的目的何在?如果努力多年修法持咒,却没有修正自己的不足,修行的意义何在?
  总之,学佛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观察他人的缺点,而在于依靠佛法的智慧,时时刻刻观察自己、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不足,突破自己习以为常的错误观点,拔除内心无明的“毒根”,认识自心清净圆满的本性。
打赏
上一条 禅修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下一条 人人都想行好运,那么如何拒绝霉运呢?
延伸阅读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不要自己逼自己 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可…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