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佛教网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专题《文殊菩萨文 / 智敏上师 2018年8月31日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文殊菩萨的塑像,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宝剑。宝剑在世间上是杀敌用的,菩萨还杀人吗?当然不会。那拿着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地表示智慧。宝剑代表智慧,智慧能够断烦恼,所以形象化地把这个智慧用宝剑来表示。
  为什么宝剑要举起来呢?就是要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正知正念,观照自己的念头,有一个妄念——烦恼一生起,宝剑马上砍下去。犹如边防部队的枪炮,随时在瞄准,一发现有敌人的行迹,马上开火。我们常说,修行要提高警惕,时时刻刻要精进,不懈怠、不放逸,就是指烦恼起来时,马上把它断下去。
  经常有居士问:“本来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心里还比较平静,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烦恼,但是静坐之后,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念头都会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始以来,我们的烦恼种子很多,在平时,心里的妄念很多,把它盖住了,显不出它的行相来,当你心静下来时,这些东西都冒出来了,就像显微镜,你慢慢地去近距离观察它,它就出现了。这些怪念头,自己看了很可怕。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些念头,可是一坐下去,这些怪念头,都是罕见的念头,会涌出来。”这时候正是用功的时候,你观察这些念头的害处,这些念头如果随它增长,或者发展到身口行动,将来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很可怕!那么正是你用功的时候了。它不出来,你还找不到它;它出来了,正好把它抓住,消灭它。
  你要消灭它,就要有消灭它的办法。空观,对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了解空,谈何容易!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我读《金刚经》非常的喜欢,读《楞严经》也很欢喜,《金刚经》不好懂,《楞严经》好懂。”我说:“《楞严经》恐怕也不好懂吧?”这些经都是讲空性、讲极高的东西,初学恐怕不好懂。你懂的只是皮相,真正的内涵,不经过一番学习,理解不了。要从俱舍、经部、瑜伽,最后到中观,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概念。
  这还是初步的认识或者理解,真正要起作用,还得经过脑筋的思惟、思想的磨炼,最后经过定中的修持,这样才能产生。有漏的空慧转成无漏的般若智慧,这时候观照的作用才真正起来,一切法空的味道才真正尝到,那是见道以上的事情了。对治烦恼,不要说初学,就是老修行,很多都还在这个境界里边。你要真正见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时刻提高警惕。
  烦恼来时,最好的办法是观空;但是你空没有观起来,就要有对治法。怎么对治?五停心观:散乱重的,修数息观;贪欲重的,修不净观;愚痴重的,修因缘观;我慢重的,修界分别观;瞋心大的,修慈悲观。
  谢谢你看完 智敏上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什么是佛教的四无量心 下一条 什么是缘起论?佛教缘起论的含义是什么?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