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心灵能量 / 列表 / 做善事和积累成佛资粮有什么不一样
佛教网

做善事和积累成佛资粮有什么不一样

文 / 生西法师 2018年8月26日
  殊胜的、具有法相的上师要奉行菩萨行而积累广大的福德、智慧资粮。福德资粮比如放生、做善事等;智慧资粮比如讲法、念经等。
  成佛不能够缺少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只有两者圆满了,才可以获得圆满的觉悟。按照《六十正理论》,福德资粮是成就佛陀色身的因,即报身和化身主要是因福德资粮的圆满而显现的。佛陀的法身主要是通过智慧资粮,即通过修空性圆满的。如果没有福慧资粮,那就没有成佛(成就佛陀法身、色身)的正因。
  如果有福慧但不够广大,就得不到这么广大的佛果。如果圆满了所有的福慧资粮就可以成佛,如果只是圆满了一部分,那么就看这部分可以圆满到一地、三地、五地还是十地,还是只进入加行道或者资粮道。所以有多少福慧资粮,就获得怎样一种果。
  如果这些完全都没有,或者所修持的资粮还不能够称之为福德或智慧资粮,虽然修了一些善行,但这个善行和解脱道是两回事。要成为福德、智慧资粮,一定有它的条件。不是随随便便做了一些善法,就能叫做福德资粮。比如成佛的福德资粮,必须要以菩提心摄持,没有菩提心摄持的叫善法。十善业道或者其它善业,就是一种善法,不是福德资粮。福德之所以成为资粮,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有情的心安住在佛陀的报、化的状态中,这种就是资粮。智慧资粮也是一样的道理。以上是第一个意思,必须是真实的、具足条件的福德、智慧资粮。
  第二个必须要广大。多广大呢?《宝鬘论》中讲了很多佛陀相好的功德、资粮,以前也讲过,如果不清楚可以翻阅龙树菩萨造的《中观宝鬘论》,其中就讲了佛陀相好的每一个资粮、每一个因,种类特别地多。
  要成佛的话,一点点的善根是绝对不够的,修了几年或者怎样是完全不够的。菩萨花三个无数劫来积累,可想而知需要多大的资粮!虽然现在很多人是趋入于密乘的,密乘中有很多快速积资净障的方便,但也不是三两年中一般的人可以搞得定的,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发比较长的心,积累广大的福德和智慧资粮。
  以上就是部分的开示内容,其中说明了做善事与积累福德资粮有什么不一样,有些人认为做善事就能成佛,虽然做善事是种下了善根,但是离成佛还远着呢。真正的积累成佛的福德资粮还是需要跟随上师的引导,以正确的修行方法才能有可能做到。以这一点来看,依止上师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凡夫人是不具备无师自通的能力。就算是利根者也需要有点化、引导之人才能开悟。 而且修行不是一两年就能成的事情。钝根器的普通人,就更却要无比的恭敬心、无比坚定的信心还有实实在在的修持才行!
  愿一切修行人都能遣除一切违缘,走上真正的修行之路,最终获得佛果!
  谢谢你看完 生西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偷偷告诉你观音菩萨的联系方式 下一条 最简单的祈福方法佛前供杯水吧
延伸阅读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以忍来圆满人生 圆满人际关系的良方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那,都是海阔…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9记金刚棒喝,句句戳心、振聋发聩。 拜佛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无念,执着无念…忍辱其实不是忍气吞声 忍辱≠忍气吞声,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 “辱”的字面意义是受到侮辱,…不要自己逼自己 有人问我:“师父,我看了很多有关积极人生观的书,希望能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可…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