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六年的时候,奉忏公的慈命我到莲因寺去上课。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离开学院去外面上课。我记得上的课好像是《灵峰宗论导读》。因为我以前都在佛学院上课,第一次离开学院就很认真准备,那个时候非常认真。刚开始跟学生互动的不错。后来有一段时间,莲因寺事务很多,经常有人缺席。那个时候我的感受就不太舒服了。
因为我们太过投入就会产生执着。就想说,我这么认真的准备,你们连听都不来听!当然,忏公师父的威德摄受,我们不可能表现出来,是放在心里面。但这个逃不过忏公师父慧眼的观察,后来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忏公师父的就开示了。他说,我们一个修行人要紧的是解行并重。
说你要有解门的教理的学习,就像眼睛一样做一个引导;有行门的定课,就像脚不断的进步。解行并重,这是修行的正法。讲完以后他就讲正宗分,那解行并重以后接着怎么办呢?忏公说,忍辱以积大德。他后面这段开示让我受益良多。就是说,你一个人能够精进的修福修善,要成就大功德,还要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忍辱波罗蜜。你对你的感受,要安忍不动。
我个人的经验,我回顾我过去弘法三十几年,我如果根据我的感受来弘法,我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弘法的因缘,是没办法做到,有三分之一。世间上没有那么多的顺境。
所以这个忍辱波罗蜜,诸位,不是要你忍受外境。你在自修也好,弘法也好,产生各种感受你都不能管它。那怎么办呢--以愿导行,这句话说的好。你设定一个目标,照你的目标走,出现什么感受那跟你没有关系。就是做你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
谢谢你看完 净界法师 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