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忍辱以积大德
佛教网

忍辱以积大德

文 / 净界法师 2025年4月18日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参考一下。我大概出家五年到六年的时候,奉忏公的慈命我到莲因寺去上课。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离开学院去外面上课。我记得上的课好像是《灵峰宗论导读》。因为我以前都在佛学院上课,第一次离开学院就很认真准备,那个时候非常认真。刚开始跟学生互动的不错。后来有一段时间,莲因寺事务很多,经常有人缺席。那个时候我的感受就不太舒服了。
  因为我们太过投入就会产生执着。就想说,我这么认真的准备,你们连听都不来听!当然,忏公师父的威德摄受,我们不可能表现出来,是放在心里面。但这个逃不过忏公师父慧眼的观察,后来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忏公师父的就开示了。他说,我们一个修行人要紧的是解行并重。
  说你要有解门的教理的学习,就像眼睛一样做一个引导;有行门的定课,就像脚不断的进步。解行并重,这是修行的正法。讲完以后他就讲正宗分,那解行并重以后接着怎么办呢?忏公说,忍辱以积大德。他后面这段开示让我受益良多。就是说,你一个人能够精进的修福修善,要成就大功德,还要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忍辱波罗蜜。你对你的感受,要安忍不动。
  我个人的经验,我回顾我过去弘法三十几年,我如果根据我的感受来弘法,我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弘法的因缘,是没办法做到,有三分之一。世间上没有那么多的顺境。
  所以这个忍辱波罗蜜,诸位,不是要你忍受外境。你在自修也好,弘法也好,产生各种感受你都不能管它。那怎么办呢--以愿导行,这句话说的好。你设定一个目标,照你的目标走,出现什么感受那跟你没有关系。就是做你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
  谢谢你看完 净界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下一条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个重点,…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