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古代比丘都用什么生活器具
佛教网

古代比丘都用什么生活器具

文 / 星汉 2024年4月23日
  《梵网经》卷下说:“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但有关这十八物各种经论中的说明都稍有不同,最通用的是以下18种。
  齿木:即杨枝,清洁口腔之木片。
  澡豆:指由大豆、小豆、豌豆等磨成的粉末,为沐浴、洗涤时所用。
  三衣:指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内衣)等3种衣。
  瓶:梵语称军持,即水瓶,盛水供洗涤及饮水之用,又有饮用水之“净瓶”与洗手用之“触瓶”之分。
  坐具:即尼师坛,指坐卧时敷陈于地上或床上的垫布。
  钵:为比丘乞食盛装食物的用具,又称应量器。
  锡杖:头部挂环的杖,步行时,环振动出声,以警策路上的虫类,或于施主家门口托钵时,以振锡代替敲门。
  香炉:炷香招请诸佛的器具。
  漉水囊:又称滤水罗、漉囊或漉袋,指用于滤过水中之虫的布囊。
  手巾:拭手的布,也包括拭面巾、拭身巾、拭脚巾等。
  刀子:即戒刀,供裁衣、剃发、截爪之用的刃物。
  火燧:打火的器具。
  镊子:拔鼻毛或拔刺的用具。
  绳床:绳制的床,便于安坐禅观。最后几样是修行必用的,如佛经、律也就是成本,佛像和为供养而随身携带的菩萨像。
  佛教的比丘尼只是用其中的6种,即三衣、钵、坐具、漉水囊,此六种通称比丘六物,到了中国的禅宗,禅师更是通身手眼,随手拈来,锡杖、拄杖、戒刀、净瓶等,无一不可成为悟入学人之道具,也传下许多精彩的公案。
  谢谢你看完 星汉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下一条 云板的功用何在
延伸阅读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萨戒子诵戒…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又名补特伽罗,是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众生,即轮回转…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四时坐禅 谓一日中定时行四次坐禅,即黄昏坐禅、后夜坐禅、早晨坐禅、晡时坐禅。 兹依《永平清…何为五时说法? 五时说法;是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进行的五次说法时期…细说佛造像三道“颈纹”咋回事,原来是有3个寓意 若我们注意观察佛菩萨的造像,常见造像大多身…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