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学佛释疑 / 列表 / 要有信仰与敬畏之心
佛教网

要有信仰与敬畏之心

2024年3月1日
  佛法中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老子》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有言:“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敬畏是人心中生发出来的对天地万物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的情愫。人要有敬畏心——对因果的敬畏,对法律的敬畏,对道德与真理的敬畏。
  《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时候,听到打雷,看见闪电,妈妈会把我们揽在怀里,温柔地说:“孩子,做好人就不用怕打雷!”这是民间最质朴的敬畏,它不失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可以约束和矫正我们参差的心灵。
  敬畏让人高尚,敬畏使人神圣。《孟子·尽心上》云:“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常怀敬畏之心,内心自然生养出正气、庄严与崇高。人很渺小,因为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反而让我们内心清澄而庄严。
  敬畏就是尺度,敬畏就是知高低,明进退,察生死,洞祸福。
打赏
上一条 何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下一条 既然有求必应,为啥我却求而不得?
延伸阅读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