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道法自然 / 列表 /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
佛教网

文昌帝君

专题《文昌帝君 2024年1月16日
  中国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文昌帝君就是张亚子。全称梓潼帝君,简称梓潼帝君、文君,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衹,中国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可见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文昌帝君本号称蜀王“张育”,与梓潼的境主神“亚子”两位人物合并而成的神明,时人认为“张育”即为梓潼神“亚子”的转世化身,故称其“张亚子”。
  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朝为张仲,在汉朝为张良,在晋朝为凉王吕光,在五代为蜀王孟昶,在后秦之世为张亚子。其为人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爱民如子,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尊崇。
  文昌神既关系着国家的文运,也关系着士子的仕途,是首屈一指的文教大神,又因为在封建社会,应举出仕几乎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因此文昌神也可以说是禄神,旧时,读书人祭奉至圣先师孔子之外,更为举业高中而殷勤地奉祀文昌帝君,自南宋时起,不仅梓潼有文昌祠,别的地方也陆续建祠,城市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文昌阁等,一般的学宫也大都建有文昌祠,祠中供文昌帝君塑像,常年敬奉香火供品,除时节之外,科考前学子来祈祷者络绎不绝,而在文昌帝君的诞辰二月初三,礼祀活动更为隆重,还有演剧娱神之举,此外,文昌帝君还是书坊业、刻字业、镌碑业等文化行业的祖师神。
  两宋以前,“文昌”仅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虽象征文学,但并非人格神祇。文昌封为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
  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于是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打赏
上一条 道教三清,清是什么意思? 下一条 道教超度法会流程
延伸阅读 民间阴阳宅地契 阴阳地契,又称冥契、幽契,即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土地契约(房产证)文书一样,让…期望众生都成善人 在《太上感应篇》中,开篇第一句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祖师一语道破了世…无为·无伪 万物生于道,而成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道德经》中所阐述的观点之一。我…天道承负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返朴归真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柔弱不争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自然无为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