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烦恼即菩提
佛教网

烦恼即菩提

2023年12月25日
  读《六祖坛经》,里边有句话叫做“烦恼即菩提”,我们可以理解“烦恼”这个词,对于“菩提”就有些模糊,一般翻译为智慧,在我们的头脑中,烦恼和智慧好像是对立的概念,但仔细想想,烦恼和快乐是对立的,愚迷和智慧是对立的。烦恼和智慧的关系有些模糊,看似对立,又不完全对立,那为什么说烦恼就是智慧呢?
  烦恼从何而来?从愚迷而来。
  快乐从何而来?从智慧而来。
  通过这样的过渡,我们可以把烦恼和智慧看做一种间接对立的关系。要想破除烦恼,就要破除愚迷;要想破除愚迷,就要获取智慧。于是我们要问,智慧从何处获取?
  答案是从烦恼处获取,听起来不可思议,为什么说智慧从烦恼处获取呢?烦恼的根源是愚迷,而愚迷和智慧是一体两面,就像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世上并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叫做智慧,也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叫做愚迷,智慧和愚迷可以看做我们心中的一盏灯,灯亮的时候就是智慧,灯灭的时候就是愚迷,二者都在这一盏灯上体现,所以叫一体两面。所谓破除愚迷,就是把智慧的灯点亮,而不是说这里有两盏灯,一盏叫智慧,一盏叫愚迷 ,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道理。
  再进一步说,智慧就是我们内在自性光明显现的状态,愚迷就是我们内在自性光明遮蔽的状态,智慧不是从外边得来的,不是从书上智者的名言警句得来的,那些东西虽然有用,但只是智慧的边角,是僵化的智慧,要获取真正的智慧,必须让自己内在觉醒,从而让自性中的光明显现,这样才算拥有了智慧。
  举个例子来说明内在的真智慧和外在的假智慧的区别,如果你学会了加法运算法则,给你任何两个数字,你都知道如何计算,这叫智慧,可以活学活用。如果你没有学会加法运算法则,别人告诉你1+1=2,2+2=4,3+3=6这三道题,你就只会这三道题,无法举一反三,这就是假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内在的通透,掌握了事物运行的基本原理,可以在每件事情上活学活用。
  接着说愚迷,它是我们内在自性光明遮蔽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你就像在黑夜中无灯穿行,因为你看不清外部的事物,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的判断,就会做出错误的行为;做出错误的行为,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自性显现就是智慧(如同灯亮),自性遮蔽就是愚迷(如同灯灭),明白了智慧和愚迷是一体两面,我们再来看“烦恼即菩提”这句话,烦恼可以等同于愚迷,菩提可以等同于智慧,既然愚迷和智慧是一体两面,那么烦恼和菩提也是一体两面,这个“一体”就是自性,其中的“两面”就是智慧和愚迷,智慧和愚迷就像是看待事物的两种视角,用智慧的视角去看,就是快乐的;用愚迷的视角去看,就是烦恼的。因此,不是生活中的事物让你烦恼或快乐,而是你看待事物的角度让你烦恼或快乐。
打赏
上一条 浅说地藏经 下一条 吃饭,居然还要训练?
延伸阅读 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不是遗传,这是共业,就是自作自受 这个“无明”呢,就是微细的愚痴,微细的愚痴就是对于一切世…佛像为什么赤脚? 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论是寺院庙宇里的雕塑,还是字画玉器上的造像,几…绕佛三匝的含义 你知道吗?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什么是三业 (名数)一身业,作于身者。二口业。说于口者。三意业,思于意者。此三业大乘唯识分…浴佛的意义 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诞生在印度北部的兰毗尼园。传说佛陀降生时,园中百花齐放,…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