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何谓「大佛顶」
佛教网

何谓「大佛顶」

2023年4月12日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开显我们本具的大佛顶的如来藏性,妙真如性。那这个悟,就是要向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去契入、去悟。所以这个大佛顶就是直指众生现前一念的心性,来全面地彰显这部经典所谈的理体。这是一个玄奥的,或者叫形而上的一个讨论。
  那何为“大”呢?就是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绝待不二,不可思议,就称为大——其大无外的大。
  那现前一念又了了常知,不昏不昧,这就为“佛”,佛为觉悟的意思。
  现前一念离一切相——不可在踪迹上去寻求,难以用语言去描述,这就称为离四过、绝百非。但它的妙用无穷,尊贵之极,无为,不在数量当中,所以就称为“顶”,顶就是最高。无与伦比。
  所以,佛的三十二相有一个无见顶相。无见顶相,就是虽然有这个妙相,但不可见。大目犍连想看佛的顶的尽头,使尽神通也看不到,不可见。所以这个大佛顶,它是在描述一切众生这种本具的心性。如果在这三字当中识取自性,则无上宝王,不求自致。
  那如果从佛的三身来说,法身就称为大,妙觉就称为佛,尊胜就称为顶。所以,这个大佛顶直接诠显着是佛果的三种德能:法身是体大,般若是相大,解脱是用大。法身可以理解为本觉,般若可以理解为始觉,解脱为究竟觉。所以涅槃三德都在这个大佛顶当中所彰显:法身,没有比法身更上的;般若,也是离一切相,不可用相去见的;那解脱,在《楞严经》顶上化佛,能够放光现出化佛来说出经咒。所以从这个整合来诠显,就为大佛顶。
  《楞严经》讲,这是十方如来及诸大菩萨自住三昧,最尊无上,就称为大佛顶。
  《楞严经》从一切事相上契入大佛顶,那众生现前的烦恼,这种惑业苦全体就是大佛顶的妙用。所以讲虚空华,讲我们现在所认知、所看到的都是虚幻之相,就像虚空里面捏目成华,本来没有的,但我们看到有那个东西。
  所以,这个华就代表我们随业缘所生起的七趣,空代表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性。我们现前这虚幻之相,也没有离开真如的这种如来藏性,所以这叫全空是华,全华是空。从这里契入心佛众生等无差异的这种心性——平等的心性。
打赏
上一条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下一条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延伸阅读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萨戒子诵戒…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又名补特伽罗,是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众生,即轮回转…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四时坐禅 谓一日中定时行四次坐禅,即黄昏坐禅、后夜坐禅、早晨坐禅、晡时坐禅。 兹依《永平清…何为五时说法? 五时说法;是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进行的五次说法时期…细说佛造像三道“颈纹”咋回事,原来是有3个寓意 若我们注意观察佛菩萨的造像,常见造像大多身…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