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经典故事 / 列表 /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佛教网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文 / 沐尘 2022年12月14日
  现如今有不少人学习佛法,以期得到心灵的宁静,这里面包括有钱的大老板,有名的大明星,有权的官员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等。但仔细琢磨起来却能看出,其实这些人里面没有几个真正懂佛法的。
  有个人开了一家砂糖店,这天正在店里煎熬砂糖,这时来了一个富翁。这个人想趋奉那个富翁,便请富翁吃一杯糖浆。
  他舀了一些砂糖汁放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到火上去煎熬。
  由于炉子里的火很猛烈,糖浆放上去没多久就沸滚起来,他又怕富翁等得不耐烦,就想把糖浆立刻降低温度,于是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浆上用力扇。
  可是在慌忙之间,他忘了把小锅子从火炉上拿下来,因此虽然扇了很久,糖浆还沸滚的。那人很着急,弄得满头是汗。
  旁边有人看了觉得很好笑,对他说:“你这样做是白费力气的。锅子下面不停止火烧,上面怎能扇得凉呢?”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若不从根本上去除贪、嗔、痴的三毒烈火,是不可能得到清凉解脱的,尽管你忙着其他无益的苦行,也是徒劳无功,无补实际的。
  有人以为得佛法,便得宁静,这是不对的。佛法不是宁静,佛法只不过是人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工具而已,佛法不是月亮,而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要得到心灵的宁静,你要得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
  心不得宁静,其根子在六根不净,以至于三毒趁机作祟,若不设法清净三毒,那么即便你诵经千遍,也只是扬汤止沸,宁静一时而已。若要得长久的身心宁静,就得釜底抽薪,去除贪心、嗔心和痴心。
  有句俗语说:“灭却心头火,胜点佛前灯。”念佛千遍,不如心头清净。若心头清净,行动自然不急不躁、规规矩矩,做事情自然水到渠成;若心头不净,人必然欲念丛生、浮躁不已。
  所以,持戒不能做表面功夫,有的人认为只要不做坏事,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佛家认为,人不仅不能做坏事,还要时刻检查自己的内心,连一丝一毫的坏心、坏念头也不能起。因为思想控制行为,内在有什么想法,总会表现出来的。
  有个小女孩问老和尚:“师父,经常听到佛家说要清净,我天天洗澡,很清净了,为什么还要再清净?”
  老和尚一弹指,指着法坛旁边草地上盛开的一朵鲜花,问小女孩:“那儿有朵红玫瑰,你觉得漂不漂亮?喜不喜欢?”
  小女孩扭头一看,开心地说:“真漂亮!我喜欢!”
  老和尚笑道:“去!把它摘来吧!”
  小女孩兴冲冲地跑过去,掐断花茎,摘了下来,然后跑上法坛,把花递给老和尚:“喏!给您。”
  老和尚含笑接过,插进一只空花瓶,袍袖一扬:“你看看这里周围开了一大片玫瑰,要不要都摘下来?”
  小女孩想了想,苦着脸说:“不要!”
  “为什么?”老和尚的白眉隐隐飞动。
  小女孩说:“都摘了,一片光秃秃的,难看!弄死这么多花干吗?”
  老和尚笑道:“花瓶只插一朵红玫瑰,这么少,不是更难看?”
  小女孩托腮端详一会儿,左看右瞄,摇摇头说:“不会呀!都摘来,就太贪心了!”
  老和尚说:“贪心,不好吗?”
  小女孩说:“不好!不好!”
  老和尚点点头:“这就是了。心里不贪婪、不震怒、不痴迷,就是清净。你要不要心里干干净净的?”
  小女孩眼睛一亮:“要啊!”
  内心清净了,才能感到快乐。内心不净,便不能自在。所以,只是表面上不做坏事是不够的,而要从根子上断绝做坏事的苗头。不但要从外在的行为上进行控制,而且要从内心的思想上扼杀做坏事的欲念。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内心的欲念就像野草一样,若不斩草除根,难免过后复生。
  有的人口中念佛,要还利益于众生,可心里却斤斤计较,挖空心思去算计别人。有的人一边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一边到寺庙里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当高僧指点他们要改恶从善、心怀善念时,他们又以“人生在世身不由己”作为借口来为自己的行为作辩解。
  这样的人,就算天天忏悔,日日念佛,也不能得到身心的清净。佛经不是清净,佛像也不是清净,甚至佛法都不是清净。什么是清净?你的本心才是清净。什么是本心?就是纯净、善良之心。
  这颗心,你本来就有,只需要拂去心上的尘埃,你就能看到清净光明。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不能或不愿拂去那尘埃,就只能烦恼丛生了,谁叫他们只做表面功夫,而不能从根子上去解决问题呢?
  谢谢你看完 沐尘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长大了就不苦了 下一条 曹洞宗的宗祖是谁?
延伸阅读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大限来时 人类一生,从生出来开始,经过老病,一直到死亡,这段路程,人人都是如此走的,谁也避…布施越多福报就一定越大吗?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让福报容易放大的方法 《贤愚经·贫女难陀品》中讲过这样一个公案:佛陀在舍卫国时,国中有个女…别埋怨,坚持最重要 归省禅师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收成不好,香火很少,僧人们只能每天喝粥…佛陀降伏毒龙的故事 昔日,佛在罗阅祇城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弘化。在优连聚落有一处泉水,水…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1〕,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2…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