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佛弟子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 不容忽略
佛教网

佛弟子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 不容忽略

文 / 虚云老和尚 2020年9月12日
  说到佛法,如来所说一大藏教,无非为拔济众生。而法门虽多,总不出戒定慧三学。即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欲求获得自利方便,亦须以戒为首要。
  我们为佛弟子的人,应本着如来的大悲心肠,对于佛的净戒,处处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战兢精神,一点不容忽略。我们既了知戒能生定,定可发慧,定慧圆融,就可以显发如来藏的本有光明,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了达释尊的清净妙理,如是则行住坐卧,处事接物,都圆融无碍了。
  但是画饼不能充饥,解要圆,行要方,必须照着释尊的教法去实行,方能达到目的。释尊所说的戒很多,就是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能各自实行,却也并不难。戒又有大乘戒与小乘戒之别,然小乘即是大乘的体,大乘即是小乘的用。只要能守持佛的净戒,自然不定而自定了。
  我希望各位都能依照三学去实行。戒就是人人修行的途径。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造种种业,也非戒、定不能拔出。故《楞严经》云:“唯杀盗淫,三为根本。”我们要斩除这些烦恼,也就体同诸佛。故古云:“信手拈来,皆成妙用。”又言:“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而众生之所以不得悟入者,皆由杀盗淫等烦恼所系缚,把我们本有的光明遮蔽了,死死生生,沉沦苦海,不断地在三界流转。是故释尊用多种方便,开发我们即人成佛的大道,离生死,到涅槃。
  谢谢你看完 虚云老和尚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怎么理解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下一条 佛教四悉檀是什么意思?
延伸阅读 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不是遗传,这是共业,就是自作自受 这个“无明”呢,就是微细的愚痴,微细的愚痴就是对于一切世…佛像为什么赤脚? 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论是寺院庙宇里的雕塑,还是字画玉器上的造像,几…绕佛三匝的含义 你知道吗?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什么是三业 (名数)一身业,作于身者。二口业。说于口者。三意业,思于意者。此三业大乘唯识分…浴佛的意义 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诞生在印度北部的兰毗尼园。传说佛陀降生时,园中百花齐放,…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