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就是表现出来,让人能够知道的意思。由身口造作表现而令人知道的,是五根所能取的对象,称为「表色」。换句话说,由内心发之于身口的行动就称为「表色」。反之,「无表」就是不能使人见闻觉知,五根所不能取的。「无表色」是人们发自于内心的善意或恶意,经过身口造作表现(表色),而留下的一股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的力用。
「无表色」也可称为「无表业」。它虽然与「业力」很相似,都是身口造作后留下的一股力用,但「业力」会始终跟随我们,直到因缘成熟受报才消失,而「无表业」则只能持续一段时间。
「无表业」和身口意业一样,也属于业的一种,并且是由身口造作而形成的。因此《俱舍论》将它摄属在身口业里,即表明身口造作形成的业有「表业」和「无表业」二种。意业不能造成「无表业」,因为它本身无法表现出来,还是要通过身口表达,所以唯有身口会形成「无表业」。举个例子:有人掉进水里快淹死了,你伸出援手救助他,你想救他的想法是意的善业,你展开行动救他是身的善业。过后,身意业虽已结束,但会留下身、意的业力以及身的「无表业」。在唯识学中,是用「种子」来解释无表业和业力作用的。
「无表色」体非极微,性唯善恶。一切由四大所造的都是色法,只是有些色法不是由极微所构成,「无表色」就是如此。「无表色」的体性不是极微,但是由四大所造,是身口表色所引发的,所以归摄在色法中。「无表色」的性质唯有善恶二性。因为一定要由善恶的发心,透过身口去造作,才会形成「无表色」,因此发心的善恶决定了「无表色」的善恶性。
「无表业」的作用是造就习性,同时具有妨善妨恶的功能。阿毘达磨论师们认为,如果同一性质的发心常常推动身口去造作,就会持续并加强它的「无表业」,最终成为一种习性。因此,善恶习性的本质或是说身口熏习的力用,就是「无表业」。习性具有妨善妨恶的功能,就是说好的习惯有阻止做坏事的功能,坏的习惯也会有阻碍做善事的功能。
例如,有人一直守持不杀生戒,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杀生的习惯。一旦哪一天杀缘现前,在有可能造杀业的状况下,他所养成不杀生的这股习惯力量,就会使他克制自己,不去伤害他人。这就是习性妨恶功能的体现。
因此我们要常常造作善业,形成善习。如果有一天恶缘现前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抵抗它而不造恶业。佛教中常说的戒体也是这样形成的。
「戒」的梵文ila,原是「习性」的意思,佛教借以用在好的方面,就称做善习或善性。受戒、持戒就是通过特定的仪式以及戒律规范的力量,帮助我们养成好的善的习惯,培养善的天性。善的天性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帮助我们防非止恶。这股力量就是佛教戒律中所说的「戒体」。
除了身口业外,定心位也可以产生「无表色」。一般我们散心的意念是没有「无表色」的,但是具有未到地定或初禅以上的定力,就可以产生「无表色」。定力又称做不动业,因为它的力量很强,所以可以产生「无表业」。
谢谢你看完 如源法师 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