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第二十八尊
庄严无忧尊者,原名叫做阿僧迦,是古印度的佛教理论家,他的著作《庄严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在佛教经典中,“庄严”通常解释为装饰美盛、端正尊严,不仅指外观形象的端庄,更注重内在的品质。《庄严论》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格,才能真正呈现庄严地面相,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庄严无忧尊者所生活的时代,佛教已经在印度很兴盛,然而当时有几个小国,却因对佛教怀有误解,迟迟不愿意接受。他们以为,佛教提倡四大皆空,如果所有的百姓都“四大皆空”,抛下了分内的工作,那国家岂不是将要灭亡了。《庄严论》的问世,为他们的疑惑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书中说,每个人都爱自己的身体,每个人也都爱自己的国家。佛教教育人不贪恋富贵,多积德行善,正可以使人们丢掉私欲,而培养爱国之心。《庄严论》的佛教爱国说流行开来后,使那些小国的国王放弃了成见,成为佛教的积极拥护者。
《庄严论》提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佛教具有美化国土的作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它的一切设施和用品必须具备美丽庄重的外观。所以寺庙建设应该宏大壮丽,里面的装饰应该富丽堂皇。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佛祖的伟大,善男信女身在其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敬畏之心。庄严无忧尊者的这些理论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现在人们看到的寺庙无不宏伟庄严,佛像无不端庄静穆。置身于金碧辉煌的神殿中,人们仿佛沐浴在来自天界的神圣光辉之中。
庄严无忧尊者的塑像姿态端正、神情怡然,那种超越凡尘的气质正表现了他内心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