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经典故事 / 列表 / 修行的目的是了脱生死
佛教网

修行的目的是了脱生死

2018年7月24日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广度众生。若能不忘初心,珍惜种种善缘,舍离乱心戏论,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不仅在菩提道上能有所契悟,更能利乐一切有情众生。因此,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提起道心,精进用功,方不负此生得人身、闻佛法之无上福报。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然出现。他们一到精舍,便恭敬地向佛陀问讯顶礼。
  婆罗门长老禀告佛陀:“世尊,我们虽处远地,却一直想要前来接受您的教导,但因诸多阻碍而未能如愿。直至今日,我们终于来到这里,见到景仰已久的圣者,恳请佛陀收我们为徒,教导我们了生脱死的圣法。”佛陀听了之后慈悲应允,并且为其剃度,婆罗门长老终于得偿所愿,跟随佛陀出家修行。
  七位老比丘出家后,同住一间寮房,不但不用心思惟世间无常之理,反而经常在寮房闲聊出家前的种种俗事,逐渐忘记当初舍俗求法的决心。低语谈论时,还不时发出大笑的声音,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佛陀以甚深的智慧观照,得知这七位老比丘的寿命将尽,但他们却丝毫不知无常即将来临,仍迷失于世俗往事、共相嬉笑之中。
  佛陀心生怜悯,来到这七位老比丘面前,慈悲地对他们开示:“出家应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们为什么要大声嬉笑呢?”
  一般众生皆认为自己有五种事物能够依靠:
  第一、仗恃自己年纪尚轻
  第二、认为自己形貌端正
  第三、以为自己身强体健
  第四、依靠世间金银财宝
  第五、凭藉社会地位名望
  你们七个人在这里谈论俗事、大声嬉笑,又是凭仗着什么呢?”
  此时,佛陀为他们说了一首偈语:
  何喜何笑,念常炽然,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见身形范,倚以为安,多想致病,岂知不真。
  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
  身死神从,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
  佛陀说完偈语后,七位老比丘体悟佛陀的教诲,心开意解,真诚忏悔,当下证得阿罗汉果。
  自:《法句譬喻经·卷三》
  《佛遗教经》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
  故事中的七位老比丘,当初因渴慕佛法,突破种种障碍,才得以出家修行。后因一时迷失,沉溺于俗事戏笑,忘却无常逼迫。所幸在佛陀的教诫下,提起精进求法的道心,终能证悟道果。
打赏
上一条 国王和天帝释 下一条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延伸阅读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大限来时 人类一生,从生出来开始,经过老病,一直到死亡,这段路程,人人都是如此走的,谁也避…布施越多福报就一定越大吗?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让福报容易放大的方法 《贤愚经·贫女难陀品》中讲过这样一个公案:佛陀在舍卫国时,国中有个女…别埋怨,坚持最重要 归省禅师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收成不好,香火很少,僧人们只能每天喝粥…佛陀降伏毒龙的故事 昔日,佛在罗阅祇城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弘化。在优连聚落有一处泉水,水…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1〕,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2…

© 2018-2024 百佛殿佛教网
🌎
佛教网
📃
佛教知识

藏经阁
📖
经典故事
😃
学佛释疑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