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佛殿 / 佛教知识 / 列表 /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佛教网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文 / 仁清法师 2020年4月3日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
  《集颂》:“疾病、根残、体缺肢,远行、疲困身苦四。五盖四障八寻思,不赖他胜心三苦。嫌恨、恚恼不济扶,是犯非犯同前论。”
  前条重点在病,此条重点在苦,当然病本身就是苦。
  “根残”和“体缺肢”都是残废,“根残”多指“耳聋、眼瞎”;“体缺肢”指手、脚等的肢体残缺。
  “五盖四障”是指: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五种“盖”和“所知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四种“障”,其中“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属于“愚痴”类。它们不仅是世间烦恼、苦的源泉,也是修行出世间的障碍。
  “八寻思”就是八种妄想、妄念。
  一是“欲”,就是贪欲。
  二是“恚”是心里不高兴、嗔恚。对人、对事情心里愤恨、记仇。
  三是“害”,想对冤家进行加害
  四是“亲属”,就是亲里觉,对自己的亲属,想帮、想救。这里不是指菩提心的作用,而是一种亲情的缠敷。
  五是“国土”,就是想家乡。怀念故土。
  六是“不死”,就是想不死,求长生,这里指违背因果的、了脱前的不现实的不生不死。
  七是“他轻鄙”,老是感到别人不尊重他。
  八是“资财族姓觉”,就是总想自己资财丰盈、族姓强盛。
  “不赖他胜”就是嫉妒,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强。
  谢谢你看完 仁清法师 的文字!
打赏
上一条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下一条 信忍、悟忍、喜忍
延伸阅读 何谓「檀越」 人们游览寺院时,常会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萨戒子诵戒…何谓「普特切罗」 普特切罗,又名补特伽罗,是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为众生,即轮回转…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四时坐禅 谓一日中定时行四次坐禅,即黄昏坐禅、后夜坐禅、早晨坐禅、晡时坐禅。 兹依《永平清…何为五时说法? 五时说法;是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进行的五次说法时期…细说佛造像三道“颈纹”咋回事,原来是有3个寓意 若我们注意观察佛菩萨的造像,常见造像大多身…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

© 2018-2025 Baifodian.Com 百佛殿
👈
返回
🌎
佛教网
🔎
搜索
🚥
导航
🔐
登陆
💳
注册